胡慶玲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和深化,高效課堂成為教育界熱議和推崇的話題,全國各地教學改革成績斐然,不論是昌樂二中的“271”課堂法則,還是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還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以及東廬中學的“講學稿”等等,都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此大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該如何實施才能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筆者認為,這應該根據學科特點,借鑒他人長處,處理好英語高效課堂中的幾個關系,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改
新課程改革十年來,課堂教學改革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扎實推進,初見成效。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提高教學質量和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被列入國家戰略教育主題。在此背景下,高效課堂這一理念被引入并在教學中得以實施和推廣,在全國各地出現了幾種各具風格的高效課堂模式。高效課堂必將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也是核心問題。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呢?通俗地說,高效課堂就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現在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負擔等。二是效益的最優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優化的課堂,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簡言之,“高效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為: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
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如何實施課堂教學,才能實現高效課堂。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一、高中英語教學與高效課堂的關系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根據內容和課程要求來設計,努力把課堂效率和課堂效益有機結合起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必過分追求高效率,應注重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
高中英語新課程是以日常生活的基本話題為基礎而編排的,并以話題為中心,開展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認為就英語課自身的特點已經語言教學規律而言,語言學習過程應該是以模仿、感悟、運用為主。在目標語言的氛圍中,感受目標語言餓特點和魅力,并逐步模仿和運用。換言之,語言的習得,應該是在特定的語境下,對語言知識的領悟和內化,從而最終有語言輸出的一個過程,學生習得了語言知識,了解了異國文化,并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
高效課堂突出課堂教學的高效果、高效益和高效率。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高效課堂這一概念源于有效課堂,基于有效課堂。教育的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而非工業產品那樣,依照一定模式簡單重復,生產出完全一樣的產品來。因此,教學效率的量化或許只是一個理想的目標。提出教學效率的概念,不是為了“計算”而是為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提供比較正確的導向。由此可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仍然要遵循語言習得規律,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根據學習內容和課型特點,調整教學方法,忌將高效課堂公式化、教條化,正所謂“教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始終貫徹高效課堂這一理念,才能更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
二、高效課堂不是一句口號,要落到實處,師生都要有更充分的準備
既然是高效課堂,對師生的課前準備也相應提高了,在教師方面,要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吃透教材,抓住教材重點和難點,深刻理解新課標的要求,體現三維目標要求,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融合到教學活動中。對于課堂教學活動的準備和預設,要在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現狀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大容量,教學過程快節奏、高密度。同時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和組織能力,能夠巧妙運用提問與討論技術,靈活變換教學方法,訓練學法、合理運用教學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等。課堂活動安排合理有序,時間分配合理,過程組織嚴密。
在學生方面,要求學生養成六會習慣:即:①會預習,了解教材掌握要點;②會聽課,注意力高度集中,善于思考,敢于發問;③會復習,及時復習,學會綜合歸納,溫故知新;④會作業,思維活躍,思路清晰,善于發現規律;⑤會總結,全面整理,建立知識體系,探求規律,總結方法;⑥會記憶,根據記憶材料的特點去記憶。
三、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是先學后教,還是先教后學
首先,不論是是先學后教,還是先教后學,要想實現高效英語課堂教學,最根本的是要合理分配師生可支配時間,以學生為主體,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以教師為主導,轉換好教師的角色,教師應該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學生活動的評估者和促進者。其次,是先學后教,還是先教后學,應該取決于教學內容,換言之,就是內容決定方法。英語學習主要有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其中,聽和讀,屬于語言輸入過程,應該以練為主,可以先學后教,主要是注重答疑解惑,方法指點,和要點歸納;而說和寫,屬于語言輸出過程,可以先教后學,精講多練,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在練習中鞏固和提高對要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總之,高效課堂這一理念的提出,為當前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它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實現了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了社會和個人的教育要求。高效課堂的基本特征是“自助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它激發了師生在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很好地實現了新課程的理念。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把握好以上幾個關系,深刻體會新課標,精心準備和設計每一節課,實現高效英語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學蘭,何先友編著.中小學學習輔導[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沈德立主編.高效率學習的心理學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