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特別是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作為面向市場辦學的民辦高校,負責向市場輸送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如何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上精準定位,在人才培養上實現新的突破,可以說是解決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
關鍵詞: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高等教育由原來的“精英式”教育轉向“大眾化普及式”教育。高等教育的規模越來越大,我國民辦高校也迎來一個快速膨脹發展的新時期,但是民辦高校的辦學能力和教育水平也摻差不齊,特別是近些年來,各大高校相繼擴招,生源緊缺的問題凸顯,在生源數量和質量均處于競爭劣勢的民辦高校如何走出困境,必須要在人才培養上下足功夫。在國家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特別是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作為面向市場辦學的民辦高校,負責向市場輸送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如何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上精準定位,在人才培養上實現新的突破,可以說是解決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
一、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必要性
(一)順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生產力水平和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對勞動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生必須具備創新和創業能力,才能不斷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改革。
(二)發揮民辦高校特色和優勢
民辦高校招進來的學生,相對來說生源、基礎比較差。但是學生個性鮮明,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更具有可塑性,只要因利勢導,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更具有優勢,也是民辦高校的特色和優勢之所在。
二、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雙創”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意味著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形勢下,傳統的制造行業將不能滿足現有經濟的需求及發展,因此加強經濟結構調整,有待于新型企業的涌現,即創新創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現階段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以下問題。
(一)政府政策鼓勵及服務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政府雖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用以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幫扶,但力度仍然相對較小,政策尚未進一步細化并且可操作性不強。與此同時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不足,政府的相關資源投入與大學生能夠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的能力不成比例,存在差距。
(二)創新創業信息來源不通暢
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一些信息來源大多是依托于學校及二級學院層面的書面或網上通知,信息渠道較為單一,接觸的人員相對較少,面相對較窄,很多學生因此喪失了參與活動的機會,從而得不到相關創新創業項目的鍛煉。
(三)教學條件及教師資源較為缺乏
高校目前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條件較為薄弱,大多數的創新創業項目指導依托于兼職教師或者輔導員,雖然兼職教師及輔導員有熱情將項目開展好,但是卻缺乏了專業性的認知和指導。
(四)創新創業啟動資金獲取較難
在現階段大學生創新創業當中,主要依靠自籌方式獲取啟動資金,但創業常常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和支撐,而我國民眾經濟收入普遍不高,尤其是對于許多本身家庭比較貧困的大學生來說更是難于登天。
(五)學校創新創業類課程較少
當前絕大多數高校將教育教學的重點放置在專業課教學上,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課程相對較少,而僅有的部分大學在開設有關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課程當中也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
三、完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對策
(一)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創新教育模式在我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尚未形成系統的課程結構體系,而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課程有效銜接,并融入專業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課程中,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專業課程的實踐環節中,將創新創業教育理論應用其中,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同時,民辦高校教師應創新教育模式,改變一貫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不是命令者和灌輸者,而是啟蒙者和引導者。教師應還權于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學生的考核,主要以開放性試題和實踐性操作為主,不設標準答案,充分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使學生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
(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與重點高校學生相比,民辦高校學生的知識基礎比較薄弱,水平參差不齊
他們除具有當代大學生所共有的特點之外,又有自身的特性。如他們的思想相對較活躍,對自己有較好的認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類的知識講座,使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進而提高創新能力、發揚創業精神。同時,民辦高校應結合自身優勢,開展具有民辦高校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如在課堂上設計教學實踐環節。教師把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同時聯系社會實際,對多種知識進行整合,明確主題,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并模擬,這不僅可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及表達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下,學校舉辦與創新創業相關的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此外,學生自己成立創新創業社團,召集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同伴加入,學校為其提供一定的場地、資金等支持,使創新創業意識深入每位學子心中。
參考文獻:
[1]王雅君.淺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重要性和對策[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
[2]徐金鑾.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析[J].河北企業,2016(09).
[3]丁晶.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J].教育與職業,2013(08).
作者簡介:
王鴻雁(1977—),山東諸城人,山東協和學院督導辦公室科長,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