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然玲
【摘要】 傳染病對社會有非常大的危害。為預防傳染病的爆發與大規模傳播,就必須充分發揮衛生執法監督機構在傳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論述了傳染病防治中衛生監督的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作用
【中圖分類號】R58.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025-01
1 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的特點
1.1 監督依據的寬泛性:
近年來,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制度日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眾多,具有寬泛性。主要依據有《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監督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血吸蟲病防治條例》、《消毒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等。
1.2 監督對象的多樣性: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傳染病防治監督管理的對象具有多樣性。主要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國境衛生檢疫機關、鐵路、交通、民用航空經營單位、飲用水供水單位、健康相關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物制品生產單位,以及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涉及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其中,衛生監督的對象主要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等醫療衛生機構,飲用水供水單位,消毒產品生產單位,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和消毒等健康相關產品,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以及公共場所和有關單位等。
1.3 監督內容的復雜性:
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管理的內容多,具有復雜性,主要為針對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采取預防控制措施的落實。具體而言,既包括醫療衛生機構預防接種、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醫療廢物處置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等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也包括飲用水供水單位及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消毒產品及其生產單位,以及公共場所和學校、其他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等有關單位的傳染病防治相關內容。
1.4 監督執法的專業性:
由于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內容的復雜性,因此,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的專業技術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人員熟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標準,還需要掌握傳染病防治、醫學、檢驗、消毒產品、飲用水衛生等相關知識,以及相關監督執法技能。
2 衛生執法監督機構在傳染病防控中的主要手段
2.1 日常監督:
對醫療機構的日常監督是衛生執法監督機構進行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監督中,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需要引起重視:①監督醫療機構所制定各項傳染病防控制度的完備性及其落實情況。②監督傳染病防控中心的防控質量。③監督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落實情況。
2.2 及時監督:
傳染病爆發或大范圍傳播后,衛生執法監督機構必須嚴格依據傳染病防控指令發布傳染病警告信息,根據所爆發傳染病的特點對高危場所進行針對性防控監督。對于醫療機構而言,及時監督的主要內容是傳染病御空措施的開展情況,包括記錄門診發熱情況、醫護人員防護情況、以及傳染病形成報告等內容。
3 現階段衛生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衛生監督部門的社會地位不高:
受到國家體制的影響,在現階段上對于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中,衛生監督機構的地位遠不如公共衛生體系的傳染病防控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在進行防控工作時是以衛生行政的名義開展工作,使得社會上對于衛生執法監督的機構職能不了解。衛生監督機構的人員并不屬于衛生行政的部門,但是確重事衛生行政執法工作,使得衛生監督部門在衛生行政執法工作中受到一定限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衛生監督部門的防控工作開展。
3.2 衛生監督工作資金不足:
當前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方面的資金投入相對不足,相關的執法裝備不完善,辦公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質量大大下降,不利于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正常、順利開展,也可能會是限制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重要瓶頸。這樣的危害可能會使有的衛生監督機構一味強調經濟效益,并不注重社會效益,進而使得廣大人民群眾不能正確理解衛生監督機構。其次,也不利于進一步拓展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范圍,不利于提高相關業務水平。
4 衛生監督對傳染病防控的加強措施
4.1 明確衛生監督部門的權責和職能:
衛生機構在進行傳染病防控時要明確權責,即哪些工作是衛生執法的職責,哪些是衛生機構可以行使的權利,哪些是屬于衛生機構應有的責任,只有分清楚權責,能夠更好地發揮衛生監督部門的執法監督作用,從而保證整個提升監督體系的有效運轉。衛生監督機構要制定完善的防控制度,執行人員要分清楚行政職能和執法職能,在進行衛生監督時要做到有據可依。衛生監督機構需要明確監督的目的,主要針對于傳染病開展的監督工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式的工作,從監督和服務兩個方面進行預控,從而讓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更加有力度。
4.2 加強傳染病知識的宣傳:
衛生監督部門除了進行執法監督,還要發揮其社會服務職能,當傳染病暴發后,衛生機構要積極地穩定社會形勢,加大對傳染病的宣傳力度,穩定人心,防止出現社會局面動蕩不安的情況。積極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并且宣傳傳染病的相關知識,讓群眾提升對傳染病的警惕性和自我防護能力。一旦發生了傳染病,要反復強調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在傳染病的治療過程中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對病原體進行樣本收集和檢驗,盡早研發出疫苗,從而提升群眾對于傳染病的抵抗能力。
4.3 加大為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經費支持:
應該加大對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經費支持,為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配備相應的辦公自動化、取證工具、現場監測設備以及交通運輸工具等相關硬件設備,這樣更有利于促進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更好地履行法定職責,切實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紀行為。
結語
傳染病防控是一項具有長期性特點的工作,衛生監督執法機構在傳染病防控中的主要作用是加強執法監督,通過日常監督與及時監督兩種手段的結合,及時發現各個機構部門在傳染病防控制度執行方面的情況,以便及時明確癥結所在并加以解決。同時,為進一步強化衛生執法監督機構對傳染病防控的作用,還應進一步明確衛生執法監督機構的權責與職能,并強化對傳染病相關知識的宣傳,從而不斷提高傳染病防控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啟源.分析傳染病預防中公共衛生管理的干預及定位[J].商情,2017.
[2] 高虹,李喆.關于傳染病及其預防的幾個問題[J].生物學教學,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