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榮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個學科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就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很多教師開始嘗試性地運用對話模式,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基于對話的視角,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能夠幫助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對此,需要教師基于對話視角深入探究,研究開展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本文主要從當前的教學情況出發,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對話視角;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師單向地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信息輸出、能力傳導,而且是與學生進行全面深入交流的過程,是和學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信息互動、情感交融。對話視角的課堂堅持著以生為本的理念,重視師生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張揚個性、開放思維,真正地提升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通過這樣的優化,能夠顯著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那么我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淺談對話視角下的課堂教學策略。
1引發參與對話的意愿
在過去,教師掌握著課堂的主導權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是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迷。基于對話視角的課堂,要引發學生參與對話的意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進行“角的度量”的教學時,如果繼續按照以往的模式,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如今的課堂上,教師旨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于是先用一個簡單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假設學生以“角”的一條射線假設炮臺,移動射線來轉換角度,實現對物體的攻擊,學生能夠初步地了解角度的意義。接著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炮臺設計物體的示意圖,要求學生用實際的量角器來測量角度,來看一看能否射中物體。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了填鴨式教學的模式,有利于引發學生參與對話的意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對話的教學情境
為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更好地組織師生對話,教師有必要通過有效的輔助工具來創設對話的情境,提升教學效果。就以“圓錐體積”的教學為例,學生學習完有關圓柱的知識之后進入圓錐的學習,了解體積的求法是重要的環節。對此,教師要創設一個生動的對話情境,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體育場的沙坑旁,先用一個圓柱體的容器裝滿沙子,稱出沙子的重量,接著再用一個等底等高的圓錐容器裝滿沙子,也稱出沙子的重量,這時會發現圓錐裝的沙子的質量是圓柱的三分之一,于是教師就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嗎?”營造一個問題的對話情境,學生再通過多次試驗還是發現結果一樣,大膽地猜測圓錐的體積是其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得出了體積公式V=SH。通過這樣的方式,創設了生動的對話情境,獲取更好的學習效果。
3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習數學實際上就是思維的體操,因此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建立創新的數學思維。運用對話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就以“三角形”的教學為例,這一章要引導學生學會按照角的大小對三角形分為“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這時教師要改變過去的方法,先用紙板做好三角形的模型,教師遮住三角形紙板的兩個角,只露出一個角,讓學生思考這個三角形是哪個類型的。比如教師只露出直角,學生可以猜出是直角三角形,而只露出一個銳角,卻不能猜出三角形的類型,這時學生就會產生問題,為什么有的三角形能夠猜出來,有的卻不能呢?于是教師用這樣的方式,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來理解角與三角形的關系,相比理論式的灌輸教學更加有效。
4增強問題設計的合理性
提問的內容是課堂提問的核心,只有提出了合理的問題才能提高課堂提問環節的有效性,對此需要教師增強問題設計的合理性。就以“圓錐的體積”的教學為例,教師為了檢驗學生是否學懂了圓柱體積的求法,要設計科學合理的問題,但問題絕不是簡單地檢測學生是否背得了公式。那么現在教師要放棄過去的方法,而是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先從圓柱的體積公式出發,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圓柱的體積公式嗎?”教師很快地獲得正確的答案,接著教師再引導到:“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小實驗,了解到圓錐能夠裝沙的質量是圓柱的三分之一,那么現在你們對于圓錐體積有怎樣的想法呢?”學生這時就會想,圓錐的體積是不是也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呢。教師用這樣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而進一步理解圓錐體積的公式,獲取更好的效果。
5深化知識的探究思考
機械式的死記硬背只是理解了描述知識的幾個文字,并不了解它的內涵,于是教師在對話視角下的課堂上要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與思考。就以“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性質的教學為例,在三角形的單元,學生會學到有關三角形的性質,但是只是機械地完成記憶,并不了解這樣的性質有著怎樣的運用意義。于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向學生演示一些運用了三角形穩定性的設計,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并且就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與探究,找到其中的奧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是直接了解到其性質的實際運用。通過這樣的方式,用對話的形式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知識探究,達到提升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的效果。
6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基于對話視角的課堂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加富有生命力,幫助教師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是更加有效的,這才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所在,才能真正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真正的思考這些問題,并且嘗試找到答案。
參考文獻:
[1]陳惠芳.問題導學:開展“對話式教學”的應然之道——以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8).
[2]黃燕芳.對話式教學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J].教育觀察(中旬),20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