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川
【摘要】目的:研究在異位妊娠手術治療時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接收的100例異位妊娠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只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另外給予心理護理,然后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進行情緒調查,對比分析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另外用治療效果調查表調查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進行護理后測得的SAS及SDS評分對比進行護理前的評分有了大幅降低,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的評分沒有明顯改變,P>0.05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異位妊娠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可以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效抑制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心理護理在異位妊娠患者手術治療時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 心理護理;異位妊娠;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9.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52-01
異位妊娠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婦產科急腹癥,是造成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它發生流產或者破裂的情況下,可能造成產婦腹腔內大量出血,如果救治不及時,將可能會讓孕婦不孕甚至死亡。臨床上通常通過手術治療異位妊娠,但是因為手術對患者的身體傷害較大,而且患者自身對手術也有著本能的焦慮,可能治療的效果會受到一些影響[1]。本次研究將100名患者隨機等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有無心理護理時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及治療效果,研究心理護理對異位妊娠患者治療有何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的患者共有10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為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歲,文化程度:研究生5例,專科及本科28例,初中高中12例,文盲或小學5例,有生育史者20例,無生育史者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在19至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歲,文化程度:研究生6例,專科及本科24例,初中高中16例,文盲或小學4例,有生育史者22例,無生育史者28例。針對上述各方面數據對比,兩組患者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異位妊娠手術治療,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同時進行心理護理。心理護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熱情接待患者。患者走進醫院時情緒通常較為緊張壓抑,醫護工作者要及時幫助、關愛患者,讓患者在就醫環境中感受到友善、溫暖、整潔和舒適。護理工作者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時要注意放緩語氣,走路時步伐要輕,開關門窗也要動作輕柔,保證患者處于一個清凈舒適的環境[2]。
1.2.2 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可以讓患者在就醫環境里輕松自在,也是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的有效方法。在與患者進行交流前,醫護工作者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比如家庭情況、職業、個人愛好、病況等,只有對患者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輕松自然地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另外,在交流過程中,護理工作者要注意尊重患者,認真傾聽患者的講話,對患者充分表現出溫和、誠懇和友善,而且醫護工作者對患者傳輸的思想也必須積極樂觀,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充滿信心[2]。
1.2.3 創新護理方式。護理工作者除了自己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外,還可以積極聯系患者的親人或者朋友,與他們交流患者的病情,向他們講解心理護理的技巧,帶動大家一起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1.2.4 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很多異位妊娠患者擔心手術后不孕,自身的心理壓力很大,因此護理工作者要耐心、詳細地位患者講解有關異位妊娠的情況,讓患者了解治療原理,明白只要醫治及時,并不會影響以后的受孕,使患者從心理上打消顧慮,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心理上的安全感。
1.3 觀察指標[3]:
針對兩組患者在本次治療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以及治療效果的調查結果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與兩組患者有關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進行處理,采用平均值±標準差對計量數據進行表示,以t檢測,而計數數據則以%表示,以x2檢測,若P<0.05則表明數據間存在有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在本次治療中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37.58±2.84)、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為(32.88±2.44),治療效果為成功率為86.00%(43/50);對照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為(50.28±2.24),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為(47.58±1.97),治療效果為成功率為68.00%(34/50)。以及治療效果調查結果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的異位妊娠病例數量持續增長,而且患者有年輕化、未婚化等趨勢,若治療不及時,極易造成患者子宮受損、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甚至出現生命危險,通常最常用的治療方式便是進行手術。而手術是一種較為顯著的應激源,可能會導致患者產生焦慮反應,若這種反應太過強烈,可能會導致手術或者麻醉不能順利進行,以及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速度。
本研究表明,異位妊娠患者大多都擔心自己以后的受孕會受到影響,在治療過程中總是表現出焦慮抑郁情緒。在對患者進行異位妊娠手術治療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讓患者了解對今后受孕的影響情況,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從而間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異位妊娠手術治療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從各方面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對戰勝疾病充滿信心,并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王曉莉. 心理護理在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2014,21(32):120-121+126.
[2] 劉芳. 心理護理在異位妊娠手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2014,15(01):103-104.
[3] 朱紅艷. 心理護理在異位妊娠手術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34(S1):154-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