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波+傅道余

【摘要】目的:探究對比溫針灸和電針灸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2015.03~2017.03期間收治的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的患者分為兩組。給予實驗組患者(47例)溫針灸治療,給予對照組(42例)電針灸治療。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在臨床療效及首次排便時間的差異。結果:①實驗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5.7%高于對照組85.7%,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實驗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11.41±4.26)h明顯短于對照組(16.38±5.15)h(P<0.05)。結論:溫針灸結合針刺與艾灸的方式治療功能性便秘臨床效果優于電針灸,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溫針灸;電針灸;功能性便秘
【中圖分類號】R15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59-01
功能性便秘是指由腸道疾病引起的長時間習慣性便秘,隨著年齡的增長,功能性便秘的發生率逐步增加,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約占發生人數的25%[1]。長時間便秘不僅給患者生活帶來較大的困擾,也是引起肛周疾病、心血管等疾病的誘發因素。臨床上治療功能性便秘的方式諸多,常見的有藥物治療、推拿、針灸。藥物治療功能性便秘效果良好,但停藥后易復發,長時間服用易破壞腸道功能,影響患者身體健康。隨著針灸技術在醫學臨床的發展,目前溫針灸和電針灸兩種方式均在醫學領域上有較為廣泛的用處。現比較觀察我院運用溫針灸與電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3~2017.3期間收治確診的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相關資料,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治療前一周停用相關影響藥物;③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腸道有器質性病變;②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③患有其他器官性功能不全。經納入與排除后,符合實驗組患者47例,對照組患者42例。實驗組: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齡在18~82歲,平均年齡(54.2±3.6)歲;病程在0.5~25年,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齡在18~81歲,平均年齡(53.6±3.4)歲;病程在0.7~23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實驗組患者選擇溫針灸治療。選取中脘、關元、天柩為主穴,根據患者體質及辨證差異,可取太沖、行間、曲池、足三里等輔穴。囑患者根據所選穴位安置適當的體位,以13.5~60mm的毫針刺入后,于針柄上覆裹艾團,保持艾團距皮膚2~3cm,由下往上點燃施灸。根據患者耐受程度適當調整火力。每穴單次溫針灸2壯,燃燒時間30min。給予對照組患者電針灸治療。患者體位、取穴與實驗組相同。仍以13.5~60mm的毫針進針后,當患者出現酸、麻、脹痛感覺后,將電針儀輸出電位調至“零”檔,將電針儀兩側導管連接在兩根毫針針柄上。留針時間為30min。兩組治療均每日一次,7次為一療程,3個療程后結束治療。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2日內排便1次,排便順暢,糞便、顏色正常;有效;3日內可排便,排便欠暢,糞便、顏色欠佳;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比較兩組首次排便時間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實驗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5.7%高于對照組85.7%,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治療后兩組首次排便時間:實驗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11.41±4.26)h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16.38±5.15)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腸道功能性紊亂引起的排便量少,干結,排便費力,便秘時間在六個月以上的腸道疾病。功能性便秘屬中醫“便秘”范疇,便秘經腸,腸與肺、脾、腎有密切聯系。中醫認為,便秘多與氣虛陽衰有關[2]。因此,本研究以中脘、關元、天柩為主穴刺激腸道功能。中脘屬胃,有理中焦、調脾胃之功。關元屬腎,有強腎固本,補氣升陽之效。天柩有助陽通積之功效。此外,輔以針刺太沖、行間、曲池、足三里可益氣調經,氣順通調。
本溫采用溫針灸與電針灸兩種常見針灸方式進行對比研究,電針灸是在傳統針灸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的針灸方式,以人體生物電相近的脈沖電流通過毫針刺激穴位,從而達到激活細胞,調節陰陽平衡,改善內環境的功效。溫針灸療法始見于《傷寒論》,結合針刺與艾灸之長施行,可以溫熱激發穴位能量,進一步提升益氣助陽,養血通絡之效,遂使得氣通便順[3-4]。本研究兩組針灸均取相同穴位,結果顯示,實驗組溫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5.7%高于對照組85.7%(P<0.05),實驗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11.41±4.26)h明顯短于對照組首次排便時間(16.38±5.15)h(P<0.05)。可見溫針灸治療療效優于電針灸治療,作用效果更迅速。兩種針灸治療均有較高的安全性,治療中無明顯不良反應。此外,在配合針灸治療的同時,患者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有助于便秘的快速改善。
參考文獻
[1] 李瑛,劉紹云,華宇. 溫針灸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療效觀察[J]. 上海針灸雜志,2013,32(04):270-271.
[2] 任亞東. 溫針灸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6(02):60-62.
[3] 王彩玲. 針灸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04(07):144-145.
[4] 李紅霞. 針灸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J]. 臨床醫學,2013,33(12):118-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