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禧
【內容摘要】生態課堂提倡“尊重、喚醒和激勵生命”,強調教學的綠色、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以生態教學理念開展課堂教學,能夠煥發寫作教學的生命力,激活學生的寫作熱情,讓枯燥、繁重、艱難的寫作“擔子”從應試教學中解放出來,從學生們的肩膀上解放出來,讓學生們主動要求寫作,喜歡上英語寫作。
【關鍵詞】高中英語 生態課堂 英語寫作教學
“生態課堂”這一概念推崇“尊重、喚醒和激勵生命”,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理解為讓學生熱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有序、有趣、有情、有效”的氛圍下迸發靈感、用心探索。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既重視教學本身的生命力,又強調學生們潛在的創造力,與教學相長的教學初衷不謀而合。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這一教學理念的運用極具可行性和優越性。我們都知道,高中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意愿,“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套用模板與灌輸方法”的寫作教學模式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發展與學習需求。為了徹底告別“一潭死水”的被動局面,教師應以學生的視角想問題,豐富英語寫作課堂活動與組織形式,融入生活化教學、增加情景式訓練、拓展多維度閱讀,從源頭上激發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從根本上夯實學生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及寫作技巧,幫助學生們樹立寫作的信心,讓他們在和諧與積極的學習環境之下將知識轉化為技能,而非流于形式的練習或者是應付考試的“套路”。
一、生活化教學活動,夯實學生寫作素材
在傳統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更為側重教授學生掌握好詞好句,甚至要求學生背誦固定表達句式,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的是單一話題的寫作素材,甚至是讓他們被動接受寫作話題的思想導向,寫作練習所應達到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缺失。我們鼓勵教師引進生活化教學活動,讓學生圍繞話題各抒己見,進而通過查找資料、求助他人獲取殷實的素材資源。
我們以高中英語牛津譯林版必修Ⅰunit 3的寫作課為例,討論如何融入生活化教學,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積累話題素材。該單元的寫作課是讓學生寫一封信,題目要求學生以“李華”的口吻勸說因節食減肥而生病的朋友Lily注意鍛煉身體、健康生活,同時祝福她早日康復。題面中涉及的內容很“接地氣”,和高中生愛美減肥的心理共通。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有人扮演愛美減肥的Lily,有人扮演“苦口婆心”的Lily媽媽,有人就當起了題目中設定的“李華”。在這個簡短的小話劇中,學生生動地表演出Lily: Eat too food which contains too much sugar and fat.進而導致了身材發福,隨后增設的角色“媽媽”先是勸誡了Lily: It's better to eat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 而后李華則通過跨洋電話引導Lily進行regular exercise and rest。通過簡短話劇的演繹,學生逐漸對健康生活的短語與表達有了“水到渠成”的積累,所要表達的內容也是出自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認識傾向,那么當他們寫文章時就能做到“下筆如有神”。在寫作教學中,我們可以多設計一些這樣的生活對話,創設一些這樣的生活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對話和活動中,給予他們一定的寫作暗示,指明寫作的方向。
二、情境式聽說訓練,奠基學生寫作技能
英語寫作技能與聽說技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學生要有夯實的口語基礎和聽力儲備,才能更好地進行書面輸出。因此,高中英語寫作課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教師往往會將聽力和口語訓練與寫作教學進行融合。比如說,在日常聽力訓練中,教師可以這樣處理聽力素材:(1)聽力結束,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書面寫出聽力內容的中心含義,由此讓學生學會圍繞話題表達思想;(2)學生學習聽力內容中有趣有用的詞語搭配,進而比較中英文、書面與口頭表達的差異,避免自己在寫作時鬧笑話。同時,我們也鼓勵學生在行文之前展開小組討論,通過口語互相分享彼此的觀點,幫助寫作能力上一臺階。
舉個例子,在高中英語必修Ⅴ牛津譯林版Unit 1中,教師將聽力課與寫作課安排在一起。該課的聽力材料講述了主人翁搬去新的城市所經歷的過渡期。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聽力,并在聽力結束后,回想自己曾經相似的遭遇展開討論,答案不僅限于聽力材料所提到的內容。教師的問題是:How to meet people and make new friends?學生們根據個人的生活閱歷或者進行情景融入各抒己見,并對聽力所講產生共鳴,比如有學生提出:We can visit neighbours's homes and give them a small gift.一番聽力與口語討論之后,教師拋出寫作主題“write about getting along with parents”,學生即由上半節課提到的與陌生人的相處方法引申到與父母相處的層面,所用表達與詞匯規范又有深度,這便是情境式聽說訓練所打下的堅實基礎。在寫作課堂中,我們要積極地為寫創造機會,制造鋪墊,通過情景式的聽說訓練,緩解學生們的寫作壓力,激活學生們的寫作思維,把抽象的寫作任務在對話中、在討論中、在交流中得以展現。
三、多維度閱讀拓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實際上,課堂英語寫作技能傳授與練習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遠遠不夠,教師應鼓勵學生課內外多維度進行閱讀拓展,既增長見識以豐富文章內涵,又規范表達為文章加分。只有豐富了學生們內在的閱讀積累,開拓學生們的英語視野,才能為寫作“添磚加瓦”,實現英語寫作的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比如說,教師可向學生推薦閱讀經典英文原著,如《傲慢與偏見》、《簡愛》、《老人與?!?、《雙城記》等,打開學生的視野進而積累高級的寫作素材。另外,班級組織每周一次閱讀分享會,再進行中心思想的討論與文章仿寫,讓學生在良好氛圍之下提升寫作能力。比如當學生在Never Lose Hope這個話題作文中就學會用《老人與海》中的經典名句It is silly not to hope, he thought. 進行擴充,這就是拓展閱讀所展現的魅力。在實際寫作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課堂的邊角時間,創設課外閱讀平臺,開展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閱讀交流或探究活動,如美文欣賞、電影片段配音活動、詩歌配音朗誦、群文閱讀、小組對比閱讀等。通過各種各樣的拓展閱讀活動,將讀與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讀促寫,以讀為跳板,幫助學生們越過“無話可說”的寫作障礙,獲取寫作的靈感與源泉。同時,讓他們在讀的積累與沉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在英語寫作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暢。
英語寫作技能是英語學習中較為高級的技能之一,學生參與寫作的過程既是輸入式的練習,同時也是輸出式的成果展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想將生態課堂的優越性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既要改變教學思路又要優化教學設計,在激活寫作教學生命力的同時,發揮學生寫作的主動性。當然了,這也是教師提升個人教學能力的必經步驟,也將成為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撐。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我們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坐視不理,要以積極的、正面的教學態度,掃去寫作課上的陰霾,讓陽光沐浴課堂,讓雨露滋潤課堂,讓寫作的“小苗兒”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黃開森. 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構建生態課堂[J]. 中國培訓,2015(12).
[2] 邵金榮.“以讀促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 (12).
[3] 胡德剛. 高中英語生態寫作教學的實踐探索[J]. 教學與管理,2017(3).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青云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