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聰
摘要:大學生是一個情感世界十分豐富的群體,具有精力充沛、朝氣蓬勃、可塑性強等特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為了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高校思政工作,把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與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提了一些具有針對性和合理性的建議和舉措,對積極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關鍵詞:需要層次理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啟示
一、前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歷來是國家高校關注的重中之重。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16號文件”是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于2005年1月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首次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召開的專門會議,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先導。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不斷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西方行為科學理論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理論,為當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啟示。本論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對于發展和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盡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仍然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大學生現實需要關注不夠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沒有及時、有效的從大學生的現實需要考慮,解大學生的實際問題。面對日益更新的新事物、新現象不能很好的加以研究和指導,難以解決學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認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結果導致學生盲目跟風從眾,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誤導,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現實面前變得脆弱和無力,不能全方位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價值。
第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仍不穩定。由于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并未全面實現專業化、專職化,再加上出于教師的地位、待遇以及發展前景等因素考慮,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隊伍出現不穩定現象。而表現出色的思政工作者又很快被提拔到管理崗位或其他崗位,而后繼隊伍的選拔培養沒有及時跟上,因而出現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斷層、弱化、不穩定狀態。[1]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仍不盡人意。于部分思想理論教師采取上課形式單一,教學、教法落后,甚至有些只會照本宣科,再加上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認識不高,造成學生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課堂效果不佳,達不到很好的育人目的。[2]
三、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涵
馬斯洛(Abraham·H·Maslow 1908-1970),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基本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種。每一個人都具有這五種基本需要,不同的文化環境下,基本需要的表現形式也有可能不同,甚至有可能完全相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人并不是等到自己的需要滿足以后才想起其他需要,一個人不同的基本需要往往只是部分得到滿足,其重點已經開始轉移。[3]
四、“需要層次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啟示
1、不斷改善大學生資助體系。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第一層需要——生理需要,即吃、穿、住、行等最基本的需要。為此,學校要積極開通綠色通道,比如開通國家助學貸款、生源地貸款等,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貸款順利入學。同時規范國家的資助體系,形成國家-社會-學校等多級資助體系,認真落實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同時鼓勵社會優秀企業到學校設立獎助學金等,確保大學生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2、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第二個需要- - -安全需要,即人們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害怕受到恐嚇、混亂等的折磨。為了使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開設相應的選修課或者必修課,使同學們知法、懂法、守法,為大學生創造一個安定、和諧的校園環境,以保護大學生生命財產的安全。
3、不斷增強大學生的合作意識。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第三個層次需要——歸屬感的需要。希望自己被人接受,在團體中得到認可和接納。面對這種情況,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有意識的培養大學生的團體意識,使大學生進一步融入集體,在集體中找到歸屬感。
4、加大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第四個層次需要——尊重的需要。既包括自我的尊重,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尊重。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正確看待自己,克服自卑心理。同時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
5、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指導體系。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第五個層次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是一個人使自己的潛力得以發揮,使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種人,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幫助大學生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大學生成才成業。比如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提供就業機會等。
參考文獻
[1] 陳潔.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42-44.
[2] 任國清,王學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堪憂[J].思想政治教育,2010(10):30-32.
[3] 孫慧玲,張應杭.困惑與思考——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問題探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56-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