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萍
摘要: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及寫作興趣,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寫作能力尤為重要。教師應從內心深處重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索運用新的科學方法來指導小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創新方法 教學問題
在教學工作中,語文作文的學習對于生活閱歷少知識面比較窄的小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教師在開始打基礎的時候必須加以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及寫作興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指導學生的作文寫作。以提升我們的教學指導水平。
一、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作文真實情感表達較少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思想及情感還不夠穩定成熟,對思想情感的表達比較膚淺,因而寫出的東西能代表真情實感的比較少。大多都是平鋪直敘,寫事情的外在表現。長此以往,語文成績就很難得到提高。作文沒有真情實感主要表現在:第一,用詞比較單調。很多學生都是只會從人或者動物的外在特征上描寫,不會描寫人或動物聲音、動作、表情等。寫出的作文比較單調乏味,突出不了人或動物的特點。第二,情感表達不準確不到位。有些學生特意虛構一些故事情節,通過這些故事情節來塑造人物的現象,而這些情節虛假缺乏代入感為了表達情感強行虛構的段落,對作文質量的影響更為致命。
(二)寫作模式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的寫作模式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對學生今后作文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的障礙,以至于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產生不良影響。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有時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意思,在模式化的寫作形式下,他們的創新思維受到限制,缺乏創新會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止步不前。
(三)教師的引導示范作用不強
由于年齡較小,他們還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語文,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給予及時的指導和糾正,使學生正確的理解寫作的意義,才能夠完成語文作文的教學要求。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不能很好的指導和糾正發現的問題。例如,在講解“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時,很多老師采用強行灌輸的方法,不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使學生很難理解。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巧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地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使課堂效果更加生動,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激發出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多媒體設備上,文字的優美得以生動的表現,帶領學生領會優秀作品的魅力,品位佳作給予的震撼,使學生更好地領會寫作的意義,已達成作文教學的課堂目的。
例如,以“春天”為主題的寫作課上,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描繪春天的圖片、音樂、視頻等,以幫助學生形成對春天的理解,感受到春天這一情景的特點。通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使學生對春天的特點有一種直觀的感受,并將這一感受描繪在文章之中,使文章具有真情實感。
(二)引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
文章的寫作離不開現實生活經驗的支持,因此在進行小學作文的寫作教學中,要從帶領學生感受生活開始,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經歷中多加觀察,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經歷都會不斷積累成為學生日后寫作的素材來源。如果教師進行命題寫作訓練或者以某一事物為主題進行寫作時,要帶領學生感受了解這一主題的相關事物,以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
例如,以“水蒸氣”作為寫作主體進行寫作教學時,首先帶領學生感受水燒開時會出現水蒸氣這一現象。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發現水蒸氣出現原因是由于水在高溫下沸騰導致的,并且水蒸氣還會從氣態向液態轉換。根據觀察得出的結論,就能夠將這些觀察到的結論加入到文章中,幫助學生養成嚴謹的寫作態度。
(三)為學生做好示范工作
教師要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學生會以教師為目標進行模仿學習,因此如果教師沒能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會打擊到學生的寫作熱情。所以,教師要注意范例在寫作課堂能夠發揮出的積極作用,通過范例進行寫作教學,能夠有效的強化學生的寫作理解水平。
(四)鼓勵學生參與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寫作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方式,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課外閱讀文章的選擇上,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人愛好,幫助學生選擇最為合適的文章,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并積累優美的寫作語言,并將其加入到學生自己的作文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結語
總之,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是為學生日后的文章寫作打基礎的階段,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事物的美好,不斷積累寫作素材,使學生做出的作文具有真情實感。此外,教師還要與時俱進,通過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寫作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激發出學生的寫作熱情,幫助學生系統的掌握各類寫作技巧,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加強學生的寫作積累,為學生今后的寫作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莊澤坤.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J].中國培訓,2017,(02):55-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