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秀蘭
摘要:對于中考數學復習而言,培養學生的思維非常重要。復習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輕松盤點,就能由分到總,培養學生的綜合、整合、系統性思維水平,養成階段性梳理、盤點、整合的習慣;還要適時訓練,適當拓展,融會貫通,體悟方法。同時,在這一時期培養學生重點出擊的習慣,對學生思維以及習慣的養成都至關重要。
關鍵詞:中考復習 數學思維 習慣
人們都說,數學培養的是一種思維。這種看法固然不錯,但對于中考數學復習而言,培養思維重要,在培養思維中培養一種習慣——梳理盤點的習慣、融會貫通的習慣、重點出擊的習慣,也重要。
一、梳理盤點習慣的培養
學生能力的提高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息息相關。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都清楚,到了九年級復習階段,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都應遇變知變。如果說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新課學習階段,步步為營、點點突破、穩步層進是師生學習的基本意識的話;那么,到了九年級復習階段,學習的策略就要為之而改變。其間,梳理、盤點,不僅成為一種需要,更是一種能力。如果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輕松盤點,就能由分到總,培養學生的綜合、整合、系統性思維水平,在提高復習效率的同時,養成階段性梳理、盤點、整合的習慣。我們知道,中考數學試題雖新,難以出現陳題、舊題,但往往能夠充分考慮基礎知識,許多試題在課本中都能找到原形。針對中考數學題的這種命制特點,我們就需要回頭對教材進行有效梳理,對重點、難點、熱點進行盤點,以此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也和中考試題的試卷結構設置匹配。中考試題均有基礎題、中檔題、難題構成,但也有基本保持不變的占分比例。一般來說;基礎題大概占六成,中檔題占三成,難題最多僅僅一成。復習過程中,通過梳理盤點,對課本中的每個基本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定理、公理及基本運算,都有做到心中有數。對于推理、作圖等,也要了然于胸。如此以來,盡管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復習大量的內容,但以課本為綱、梳理得當、變點為線,則能夠提升學生整理、歸納知識點的能力,養成將知識系統化、認知網絡化的習慣。
二、融會貫通習慣的培養
中考復習注重梳理盤點并不是不要訓練,而是在梳理盤點的過程中適時訓練,適當拓展,融會貫通,體悟方法。梳理、盤點的目的是運用。運用所學知識游刃有余解決具體問題,這才是融會貫通的體現。所以,訓練時,注重解題方法,探索解題規律,注重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說到底也是對基本數學方法、思想的積累或提升。作為教師,不只是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更要啟發學生從更高的層面上發現規律性東西。這就是老師們常說的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是為了培養學生尋找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學習習慣。比如,通過改變已知條件,結論和條件交換,把定點改為動點,增加條件,把結論設置為猜想等訓練方式,都能讓學生在變式訓練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不但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水平,而且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早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習慣。所以,在數學方法的融會貫通能力的培養上,教師多用變式訓練,以此發散學生解題思維,升華學生解題認識,培養學生解題的分析判斷能力、推理演繹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多元思維、變式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又拓展了學生的認識,豐富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了學生解題的靈活性和熟練性度。這也是老師們不懈用變式訓練融會貫通解題方法的主要原因。
三、重點出擊習慣的培養
對于初中數學學科而言,即使是最好的學生,也不是啥都輕松。像函數、圓等內容,既是中考的重要內容,也是復習中的難點、重點。還有在生活中被常常用到的數學教學內容,也是中考的重點、復習的難點。培養學生重點出擊的習慣,在九年級復習階段也是一個黃金時間段,對學生思維以及習慣的養成都至關重要。培養學生重點出擊的習慣,不僅需要教師意識上的重視,而且需要教師方法上的指導。在意識上,教師需要強調的是專項復習。沒有對重難點的專項突破意識,就不會從根本上出擊重點。至于方法,緊盯一個重點,把它作為一個專題訓練內容,進行強化練習,以此突破難點即可。當然,具體突破時,也要因題而異。例如,對于關系型的問題,重點出擊時就要分析清楚知識點彼此間的關鍵問題,反復訓練,縱橫滲透;而對于綜合型的問題,就要引導學生全面分析,把準相互聯系的知識點,理解其中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直至領悟解題的策略。另外,也可以從大綜合的角度設置復習專題,方程綜合大專練、函數綜合大專練、代數綜合大專練、函數綜合大專練等等。還可以從專題問題出發,設置問題小專題訓練,如開放性問題訓練、創新性問題訓練、探索性問題訓練、幾何應用問題訓練、生活實際問題訓練,等等。
參考文獻:
[1]王秀泉.注意直覺思維的訓練 培養創新思維習慣[J].中學數學,20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