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彧
摘 要:本文對企業集團預算管理的重要性進行探討,分析企業集團預算對達成集團戰略及經營效率提升的作用,分析企業集團預算的常見問題和不足,從企業認知、預算控制、業績考核及獎懲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集團 預算管理 預算控制 預算預警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5(a)-108-02
1 企業集團預算的概念及重要性
集團預算管理是指按照企業的戰略目標,層層分解下達到集團內部各責任中心,以考核指標為基礎建立的一系列預算內容,用以對各責任中心負責的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控制和管理,并與實現的業績進行考核和評價的會計管理系統。集團預算管理在集團的整體運營和管理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如下。
1.1 優化公司資源配置
集團預算管理的核心是通過對經營目標的層層分解制定計劃,把內部松散的資源統一配置,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效率。通過預算可以對企業內部經營活動進行協調和控制,將業務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資金進行整合。例如,不同的業務單位全年銷售預算分解為季度目標時有季節性因素考慮,通過全面預算可綜合考慮同一時期不同業務單位的資金需求量,合理作出資金、庫存等季節預算,避免資金和存貨產生沉淀。
1.2 圍繞預算目標進行風險管控
在工作實際執行中經常會出現預算偏離的情況,全面預算有助于辨析偏離環節,根據預算找出超預算的部門,分析預算偏離原因,迅速對各責任單位進行協調。對于執行過程出現的問題,如果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應急方案,并重新更改預算,對于由內部執行力的原因造成,則需要對涉及問題部門進行協調和管控,及時進行糾偏。
1.3 明確各經營單位的分工
預算能把經營過程中各個環節納入計劃,相應各部門及責任單位自身權責也得以明晰化,按預算方案執行計劃時各司其職,減少部門摩擦,各經營單位只需根據分解到自身的預算任務,努力去完成,避免了權責模糊引起互相推諉,提升了公司整體營運效率。
1.4 促進經營目標與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相一致
集團預算的制定一定以集團的戰略目標為基礎,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政治經濟政策等環境因素,才能制定出符合集團發展方向的行動計劃。通過預算制定,可以把集團戰略目標明細化,通過合理的計劃安排,有步驟的實現整體戰略目標。
2 企業集團預算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1 預算觀念落后,忽略全面性
很多企業對預算認識停留在財務數字運算的階段,認為只是對企業“本量利”的一種預估,但企業經營目標是依賴各部門通力合作去完成的,因此預算需要將所有環節都考慮進去,只從財務角度出發編制預算是片面的和脫離實際的。只有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到預算的編制工作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的經營目標,才能編制出扎實可行的行動計劃。
2.2 預算數據的編制缺乏依據,與實際執行的數據偏差較大
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很多預算流于形式,預算編制人員沒有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去編制預算,忽略了對實際市場的調研和對未來市場變化的預測,純粹簡單套用上一年數據或簡單修改,造成預算數據失實。
2.3 預算控制缺乏有效的控制制度,導致預算方案難以落實
預算只是行動計劃,要達到預算目標需要嚴格的執行力以及相應的監督措施。很多企業把編制預算當作過場動作只為預算而做預算,并沒有考慮具體如何落實執行,如何監督和管控,導致實際經營中各部門怠惰因循,無法按既定目標進行管控。預算控制制度不完善也導致經營出現問題或偏差時無法及時反饋、報告和分析。
2.4 與業績評價和激勵脫節,缺乏對預算執行結果的分析和評價
完整的預算除了對經營情況的預估,還應對業績評價和激勵措施進行相關規定,權責利如果不清晰,會導致人人得過且過,不會把預算落實作為切身利益相關的事宜。預算與業績評價脫節會導致業績評價失去評價依據,無法衡量責任單位本年任務完成程度,預算與激勵制度脫節,會導致預算推動缺乏動力,無法形成積極上進的工作氛圍。
3 集團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的認知,落實預算分工
要提升全面預算的質量,首先要提高企業對預算的認知,明確預算的重要性,劃分預算工作的范圍,把預算工作分解落實到每個部門,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基礎,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要求各個部門就自身部門職責作出實際可行的預估計劃。下面以某石化公司為例試講述如何進行預算分工。
某石化公司銷售一部編制2017年預算,預計銷售芳烴產品全年約10萬噸,售價5500元/噸,成本價5350元/噸,毛利為150元/噸,銷售一部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和客戶回款能力預計全年芳烴產品的庫存平均周期15天,客戶平均回款周期為10天。
運營部根據銷售一部的銷量10萬噸以及平均噸運費估算銷售一部全年發生的運費,根據庫存平均周期15天按每噸倉租估算銷售一部全年發生的倉儲費用。
財務部根據銷售一部提供的庫存周期和應收款周期估算銷售一部每筆業務的周轉天數為25天,全年10萬噸總成本為5.35億元,按25天的周轉速度計算銷售一部的平均占用資金為3715萬元,即銷售一部如要達成預算目標需要3715萬元的運營資金,另外,根據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目標比例可進一步估算銷售一部所負擔的外部籌資成本。
3.2 建立科學的預算編制體系,提高預算準確性
預算是控制成本費用、保證目標利潤的重要手段,合理、準確的預算有利于管理者有效掌控運營情況,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具體可通過以下方法建立科學的預算編制體系。
(1)在全面預算的基礎上,對重點環節預算進行重點細化
企業應在全盤考慮的預算中,對重點環節的預算指標分解細化,以加強控制。不同行業的預算管理重點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預算管理的重點環節必然包括成本以及現金流,因此應細化相應預算指標,例如對成本的指標除了單價、毛利率外,還應分產品細類,如果是生產企業還需要明細到具體原材料的耗用成本。對于現金流的預算需要考慮到銷售預算、應收款占銷售的比例、應收賬期、庫存周期、資金成本率、還貸計劃等。
(2)預算編制以企業戰略為基礎,以資源和市場環境為考量
預算必須具有戰略意識,才能體現企業戰略發展的導向。同時,預算也應切合實際,除了考慮企業自身資源情況,還應考慮市場的實際情況,不能單純以過去數據參考。市場和政策是瞬息萬變的,企業的資源在不同時期也有所不同,只有在堅持企業戰略導向的前提下,合理考量自身資源和市場情況才能編制出科學、合理和有活力的預算。
(3)建立預算審核流程
除了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理念,還需要建立預算審核流程,通過預算審核對預算進行進一步梳理,著重關注預算分工合理性、預算目標與戰略的協調性、預算數據的準確性。在審核時應實行分級審核,明確各級預算審核機構的職責,通過層層審核最后匯總到預算管理委員會進行最終審定。
3.3 加強對預算過程的控制,設定合理的控制機制
預算管理最終目的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編制預算之后需要有一套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去強化管理,確保預算按照既定方案執行。具體措施如下。
(1)完善公司預算管理架構
董事會下設預算管理委員會,組織和領導公司全面預算管理,擬定預算管理部門和預算執行部門各自的權責利。通過管理架構的層層分解制定各預算單位人員的管理職責,形成科學、高效的管理控制環境。例如:銷售部門對銷量、毛利、周轉速度等負責,運營部門對物流費用、周轉環節、損耗等負責,財務部門對資金成本、資金周轉率、籌資比例等負責。
(2)強化預算的權威性
預算一經確定,則成為一個嚴肅的企業執行計劃,不能朝令夕改。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公司全體上下應嚴格按照預算規劃進行經營,如因經營環境、政策因素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到預算的執行,需要調整預算的,應按預算審批流程的進行預算調整。對于特殊情況需要超預算執行的,應通過特殊審批流程,獲得公司決策層同意,方可執行,并及時調整預算。
(3)建立預算反饋信息系統
預算執行人員及時通過信息系統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反饋,實時反映預算執行差異,預算管理者通過信息收集、分析做出決策,對經營偏離做出糾偏,對不可控的市場環境變化做出預算調整。
(4)強化預算的監督,建立預算預警機制
有效的監督能確保預算執行的成效,除預算管理委員會外,一般公司可通過內審部門或財務部門開展預算的監督工作,對經營業績的合法性和真實性進行審查監督,加強事前和事中控制,并建立預算預警系統,當偏差達到預警狀態應及時分析討論,做出應對措施。
3.4 通過完善業績考核及獎懲制度,加強對預算執行的推動
合理科學的考核制度以及公平公開的獎懲制度是推動預算有效落實的保障措施,合理科學的考核制度增加員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獎懲制度增加員工完成目標的積極性。
(1)結合本行業的特性及企業戰略建立科學的業績考核制度,設定各個控制關鍵點的考核指標
企業應在業績考核的框架下編制預算,把業績考核的關鍵指標帶到預算中體現,使預算各環節具備考核的可比性,比如業績考核按人均銷量劃分的,預算中也要提現人均銷量的指標預算,這樣才可以依據預算數據對實際執行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對預算的考核一般按季度、半年和年度進行。
(2)建立公平公開的獎懲制度,貫徹獎勤罰懶的治理觀念
獎懲制度必須明確獎懲標準,其次是公平公開,明確標準能客觀評價減少摩擦,公平公開能起到標桿示范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對預算執行好的予以獎勵,對預算執行差的予以懲罰,這樣才能推動企業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完成預算目標。
參考文獻
[1] 郝曉娜.我國企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河南社會科學,2010(5).
[2] 許麗英.淺談國有企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企業研究,2013(14).
[3] 劉金煥.戰略目標視野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策略研究[J].財會通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