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芊妤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人民生活和收入水平也與之同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為使我國的經濟發展處于持續平穩的狀態,必須加快轉變我國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的經濟發展方式。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在揭示我國目前對外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隱患的基礎上,提出新形勢下提升對外經濟活動趨利避害能力的一系列方式。
【關鍵詞】新形勢 對外經濟活動 趨利避害能力 方式
面對改革開放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國內國際新形勢,我國一直采取積極的態度來面向世界,迎接挑戰,主動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和吸引外商來華投資,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極大地縮小了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但是,在提升對外經濟水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內外需求不平衡、國際經融危機對我國的沖擊力度加大以及經濟增長過分依賴外需拉動等一系列威脅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隱患。因此,我國想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就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在總結前人的經驗與教訓的前提下實施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外經濟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對外經濟活動趨利避害的能力,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對外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隱患
(一)對外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一旦參與進生產國際化的發展進程,生產力中的各個要素,如:資金、人才、技術以及設備等必然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動與循環,生產力配置的變動毫無疑問會對環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如: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改革之后,本國的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但國家的發展水平已經不允許環境的持續惡化,他們制定了諸多的環境保護法,為了保證對外出口產品的質量,降低產品生產過程中用于環保的生產成本,借助高質量和低成本來提高本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場競爭力,想方設法地把污染嚴重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為了參與到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之中,僅僅考慮經濟的發展,嚴重漠視這些產業對環境的危害,最終導致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此外,部分發展中國家為了解決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短缺問題,違背生態系統,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采礦產等然后出口到不愿意破壞本國環境的發達國家中去,導致本國的資源日益枯竭,環境日趨惡化。
(二)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因匯率問題損失嚴重
當前,我國的對外經濟活動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眾多的企業已經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對外經濟活動中,但是,受發展水平的限制,企業領導和各部門職員均對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知識的了解不夠充分,沒有實時掌握匯率的變化動態,導致在對外經濟活動中總是處于被動甚至是任人擺布的地位,最終使得我國的企業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損失慘重。
(三)對外貿易格局存在較高的風險
雖然在多年來的不斷發展下,我國表面上已經初步完成了從原來的勞動密集型到目前的資本密集型的轉變,但是,事實上,我國目前依舊處于國際產業鏈價值的最低端,對外經濟的發展方式的轉變還不夠充分,主要的出口方式還是以加工貿易為主,依舊要依托我國的人口大國和廉價勞動力優勢,所建立的自主品牌很少出口到國際市場上,一些經濟利益獲取較多的設計、品牌以及技術等對外商的依賴性還是很大,還未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一個獨立的姿態。
二、新形勢下提升對外經濟活動趨利避害能力的方法
(一)將經濟效益與社會環境效益相結合
開展進行對外經濟活動,如:引入發達國家產業轉移、引進外資、進出口商品等的出發點都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只顧及眼前暫時的經濟效益而忽視長遠的社會環境效益,造成資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的日趨惡化,也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最終所要付出的代價將遠遠超過當前賺取的蠅頭小利[1]。因此,在進行對外經濟活動時,必須將經濟與環境效益緊密結合起來,加強對對外經濟活動的環境監管,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經濟活動要予以嚴懲,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
(二)在對外經濟活動中要重視匯率問題
我國的企業領導以及各部門職員必須充分掌握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知識,特別是匯率問題,掌握匯率的實時變化動態,多多參考關于匯率的歷史資料,分析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狀況,準確預測匯率的變化趨勢,在與外商簽訂合作合同時正確使用交易貨幣,來減少外匯和人民幣的損失,克服匯率風險[2]。同時,在簽訂合同時要制定避免匯率風險的條款,如:如果在合同簽訂日期之內匯率發生變動,仍按照簽訂合同日的匯率進行貨款交付等。
(三)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
目前,我國對外商的依賴性較強,在國際市場上依舊處于被動地位,這要求我國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從“超比較優勢”理論中獲取靈感,所謂超比較優勢就是兩個國家進行經濟貿易時,一個國家可以生產的某一個產品或提供的某一項服務是另一個國家無法產生或提供的。這樣,我國才能極大地減少對外商的資金、技術以及設備等方面的依賴程度,以我國的超比較優勢來創造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主導性的產業,在穩定持續的發展狀態下爭取早日國際市場上立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在實施對外開放的政策之后,我國的對外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逐年提升,但是,我國的對外經濟活動的開展過程之中依舊存在著諸多的隱患,如:對自然資源和環境造成的危害、國際匯率波動較大以及對外貿易格局的高風險等,需要我國堅持科學發展的發展理念,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對外經濟活動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平.對外經濟活動中趨利避害之策.《南方金融》,1988年第9期32-33,共2頁.
[2]俞偉康.在對外技術經濟活動中要重視匯率問題.《汽車與配件》,1988年第10期19-20,共2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