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是培養日語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線,探討CBE理論在日語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以期更加有效地科學地開展實踐教學。摒棄日語專業“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實踐教學環節與社會需求脫節”的教學傾向,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CBE理論;日語;實踐教學;應用
CBE理論是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教學模式。以CBE理論為支撐,堅持以就業為導向, 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企業需要的日語應用型人才。
一、關于CBE理論
(一)CBE理論的內涵。
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是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教學體系。強調以就業崗位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來設置課程,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管理,決定教學方法、步驟、內容及考核方式,從而保證畢業生具備從事某種職業的實踐能力。能力本位體系要求在教學活動中,突出能力的培養,強調學校與社會、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所傳授的知識是為以“必需、夠用”為原則,這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本質所在。
(二)CBE理論在課程內容上的體現。
CBE課程體系必須突出應用性與實踐性,才能體現其職業性。主要體現在課程內容上:
(1)課程內容的應用性。要求課程內容的設計,要以解決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專業的理論體系為中心,課程內容與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相符合。(2)課程內容的實踐性。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比重,或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使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CBE 理論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充當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實踐性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采用。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既可以采取課堂講授的方法,也可以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進行指導與答疑的方法。在專業技能的學習上,主要采取教師組織實踐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練習及實踐的方法。
二、日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是相對于理論教學而存在的綜合性教學方式。日語專業學生的日語綜合運用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環節才能實現。
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是指在學科、專業體系的基礎上,在一定理論的指導下,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對組成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整體設計。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和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等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的合理配置,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作為一個整體,確定具體的實踐教學環節、教學目標,并通過各實踐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形成與專業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教學內容體系。簡言之,實踐教學體系要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來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教育的特點。
本文以CBE理論為支撐,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通過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摒棄日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傾向,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適應現代企業需要的日語應用型人才。通過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使學生的職業能力達到與崗位零距離銜接。
三、CBE理論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一)應用的意義。
從服務遼寧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實踐教學的開展是促進應用型高校前進的重要基礎,不僅為日語專業的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也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明確了方向,從而使日語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最終為遼寧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從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實踐教學的開展不僅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和工作環境,也為日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實踐依據,還可以提高教師的知識應用水平和實踐能力,并能帶動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等教學體系的系統改革。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實踐教學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日語專業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包括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更高層次的創新創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求學階段已初步具備專業化的業務能力,縮短了學校教學與社會需求的距離,對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材起到良好的推動促動作用。
(二)應用策略。
1.設置模塊化課程。
以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宗旨,實踐教學活動要從語言應用能力模塊、職業運用能力模塊、職業崗位能力模塊三個模塊入手,設計教學活動程序。語言應用能力模塊著重培養學生語用能力和綜合文化素質。職業運用能力模塊著重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職業崗位能力模塊著重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應變能力。
語言應用能力模塊包括基礎日語、日語閱讀、日語視聽等專業基礎課程;職業運用能力模塊包括商務日語、商務禮儀、物流日語等課程;職業崗位能力模塊包括國際貿易實務、計算機操作等課程。
2.創新專業課程實踐模式。
(1)課堂實踐環節。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根據授課內容和授課對象,設計課堂實踐環節,創造實踐環境。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分組討論、情景模擬、主題發表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商務能力。
(2)校內模擬實訓。
根據實踐課程的設置,建立對應的模擬實驗教室。如:商務談判室、同聲傳譯室、日本文化體驗室等。商務談判、電話應對、簽訂合同等商務環節可以安排在商務談判室進行;辯論大賽、演講比賽、翻譯大賽可以安排在同聲傳譯室進行;日本概況等課程可以安排在日本文化體驗室進行。在實際操作中鍛煉學生日語語言應用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學生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endprint
(3)作業模式。
作業不再局限于紙面,積極引入微信、QQ、以及一些手機APP客戶端及外語學習網站,及時更新學習內容,為學生隨時提供新鮮的外語資訊和語料。建立微信群和QQ群,讓學生通過網上提供作業。
(4)考核模式。
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標準化和非標準化相結合的考試形式。大膽改革創新,在學生中征集考試內容,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探索“組合式考題”。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鞏固與發展校外實習基地。
校外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開展的基本載體,實習基地為師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直接的環境。因此,要鞏固已有的校外實習基地,繼續拓展新的合作伙伴。
學校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主動加強與日語專業相關的企業聯系,建立合作關系;聘請一線專家參與實踐教學指導,充分利用企業的便利條件,不斷提高師生實踐的質量與效果;建立校企合作委員會,與企業共同制定實習要求與計劃。有了規范化的指導,才能確保校外實習的順利開展。
校外實習鍛煉以多種形式展開:企業文化體驗、企業實訓、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頂崗實習的學生要通過崗前培訓與考核,達到持證上崗。通過校外實習,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零距離接觸工作崗位,體驗工作流程,感受工作環境,能夠訓練實踐服務意識,同時,語言運用能力也將得到大幅度提高。
4.制定跨專業培養模式。
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展開校內各學院間、校級間的充分合作,進行跨專業培養。根據地域特色,各學院間、校際間展開有效合作,為人才培養提供更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均是日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教學更離不開CBE理論的有力支撐。CBE理論對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溝通能力、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日語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提高日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既是社會發展對日語人才的要求,也是學生增強就業競爭力的需要。要深度挖掘實踐教學順利開展的理論基礎,從而指導實際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侯衛.高職院校商務日語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探索與實踐.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l).
[2]孔繁敏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實證研究—做強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向潔.日語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 2010(8).
[4]郭廣明.校內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8).
[5]馮峰.日語專業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清華大學日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案例分析[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6).
[6]周曉冰.高校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71-74.
[7]程中海,羅芳.高校實踐教學資源整合利用研究[J].教育論叢,2013(1).
[8]張巖.日語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以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日語專業為例[J].時代教育,2013(10).
[9]李義楠.商務日語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
作者簡介:郭力(1978—),女,漢,遼寧大連人,碩士,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和日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