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日代姆·圖爾蓀
摘要: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班班通”在教學中的推廣運用為現代化教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活力。班班通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促進課堂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它特有的優勢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開闊了知識視野,提高了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筆者結合實踐教學,就“班班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淺析幾點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班班通;教學;分析
引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進入校園,進入課堂,“班班通”在教學中的推廣運用也為現代化教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活力。“班班通”以鮮明的色彩、生動的畫面、直觀的演示等優勢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使教學變得有聲有色。班班通技術輔助教學還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優化課堂教學,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使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最優化。
一、巧設情境,激趣導課
在數學課教學中,利用班班通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巧設問題情境,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動腦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中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例如,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時,教師就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森林王國游玩,大家喜歡嗎?森林王國里可熱鬧了,大家瞧……”利用班班通將小動物們正在進行跨越障礙物賽跑的畫面展示出來。結合小學生比較熟悉且喜歡的小動物,通過直觀、形象的森林王國運動會畫面展示出來,將學生的好奇之心調動出來。這樣,使一個原本枯燥的教學內容,因為班班通媒體的介入而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從而順利完成本科的學習內容。新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帶來耳目一新之感,集中了學習注意力的同時,提高了他們探究知識的欲望,將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出來。有效利用新興教學技術使數學知識變得易懂易學,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豐富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利用班班通的先進技術,將抽象化為具體,激發學生的興趣
每一個學科都有其抽象的一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是要注意怎樣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的事物,這個任務是目前教師在教學中值得改革和創新的重要內容. 當前通過班班通教學就可以很容易地把抽象化為具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節課時,首先要讓學生認識什么是余數,我利用班班通的先進教學技術展示一個小活動,組織同學們來猜一猜、想一想:聯歡會的場地上需要擺設花盆,小熊正在忙碌著擺放,花盆的顏色依次按照紅、黃、綠、紫、粉的順序循環排列,根據這一規律,我讓學生猜一猜第六盆應該是什么顏色的花盆?第七、八、九盆依次都是什么顏色的?學生對該聯歡會情境圖很感興趣,同時順利地猜出接下來花盆的顏色,此時我適時地引出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 在這個過程中我成功地將抽象的有余數的除法轉化為具體的事物,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促進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教師通過“班班通”查找教育資源,充實數學課堂教學,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
小學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強的的學科,在教學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需求了,這種教學模式還會讓學生產生懈怠情緒。如果教師在上課前利用“班班通”查找與新課相關的教學資源指導教學,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能接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容量。例如,在探討“制作七巧板”內容時,很多學生平時對七巧板沒什么接觸,了解甚少,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講課,學生可能會因為聽不懂失去繼續探究的興趣。結合這種情況,利用“班班通”搜集一些關于七巧板的資料,上課開始時,先介紹七巧板的來歷以及其游戲用途,待學生了解到七巧板能拼出1600多種圖形后,探究學習的興致一下子被調動出來,并且以小組為單位積極探討了“想一想”中的幾個問題,在交流互動中都得到了較滿意的結果。在游戲環節中,學生也都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按照給出的圖案進行拼圖,合理發揮想象,用一副或幾幅七巧板拼出了多種多樣的圖案。課堂教學氛圍異常活躍,上課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這樣的教學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自主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班班通”教學的直觀性強
“班班通”應用于數學教學中,為學生探究新知識提供了足夠的寬松的時空條件和心理空間。“班班通”教學將知識化靜為動,動靜結合,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的同時,使知識變得易懂易學。“班班通”多媒體技術集聲、色、圖、文于一體,以其直觀形象、新穎生動的特點走進數學課堂,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學習新內容時,很多學生會對枯燥的課本內容不能快速吸收,導致學習效率不理想。教師可借助班班通課件的直觀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指導學生學習,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理解消化新知,更好地握新新知識。例如,在探討“比多少”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班班通課件出示數量相同的物品,接著將其中一種物品多加幾個,通過直接演示讓學生更好地去觀察其中的變化,由相同數量變為多幾個的數量,進而順利引導得出“多少”這一概念。“班班通”對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而且還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合理利用,不能完全依賴。要有效發揮出新興教學技術更好地輔助教學,使數學知識變得易懂易學,為學生深入探討知識營造一個豐富且高效的數學課堂。
“班班通”教學以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討充分調動出來,有效培養并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深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知識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快樂發展。在卓越課堂教學中彰顯其無窮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項興亞.“班班通”與我的數學課堂[A].第二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5.
[2] 衛長源.如何優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09
[3] 王曉燕.小學數學教學中“班班通”的探索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