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遜·買合木提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學生的道德水平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使得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上投入的精力也越來越多。學校德育教學作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對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發展和不斷成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實施者。作為班主任,筆者認為應該從結合學生課余活動對其展開德育教育工作,構建規范體系,實現德育目標,耐心教育學生,以寬容的心態去包容學生的缺點,保證孩子的安全感,及時與任課老師進行溝通等幾點開展相關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
引言
德乃人之根本,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對于其進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德育教育是樹立學生道德觀念,培養學生文明誠信、誠實守紀等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小學學校教育工作的重心也發展為智育、德育與體育三項內容。古訓有言“成才先成人”正是體現出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社會的不斷發展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開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小學班主任在教授小學生知識的同時,更加應該關注育人工作,將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將德育工作貫穿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
一、結合學生課余活動對其展開德育教育工作
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的課余生活,讓他們在課余活動中建立團結的精神、相互幫助的良好品質。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 ,難免會出現矛盾,這也是很正常的。當學生之間出現矛盾后,班主任要及時將矛盾進行處理,及時化解學生間的矛盾,比如,可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標準的規范,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盡量減少學生之間矛盾的產生。在課余活動中,班主任也應加強和學生間的交流,要主動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中去,真正去了解學生的需求,并有針對性地對其展開相應的幫助,讓他們都能認識到實際問題的所在,并且將不良習慣和學習方式扼殺在萌芽中。對一些較固執的學生,要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用事實對其進行引導,用真誠的態度去感化學生,讓他們都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加以改正。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也可以多組織一些課余活動,讓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加強其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工作。
二、構建規范體系,實現德育目標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中,要從完善規章制度開始。完備的班級管理制度,能幫助學生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提升自控能力,樹立集體觀念,并養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很多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時喜歡采取“一刀切”的模式,缺乏管理上的靈活程度,對學生的管理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這樣是很不利于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的。結合這種情況,創新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體系,優化班級的管理規章,是開展好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與保障。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也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因此,班主任提升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可以引導學生不斷規范自身行為,為實現德育教育工作目標,減輕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負擔打好堅實基礎。
三、耐心教育學生,以寬容的心態去包容學生的缺點
小學生容易犯錯誤,盡管犯錯應當受到批評或懲罰,但是,一定要建立在維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進行,要耐心教導,要采用靈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鼓勵他們,讓孩子們都能主動認識到錯誤,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班主任的批評。此外,作為班主任,也要用心去理解學生,包容他們的一些不足之處。盡管學生在班主任的眼中沒有好環之分,但是,班級上難免會有一些較為調皮的學生,這些學生通常難管理,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老師要去理解他們,從他們的立場出發,以寬容的心態去關心和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相信,在班主任的諄諄善誘下,他們也會受到感染。在班級上,每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班主任,要以一顆博大的包容心去包容學生的所有優點和缺點,只有這樣,全體學生才會更擁護班主任,愛戴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也才能更順利地推行。
四、保證孩子的安全感
對于剛剛步入小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他們愛玩但是又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在做好對他們的安全保護基礎上,培養學生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要給予孩子們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們都能學會保護自己、愛護自己。可以在班級的走廊中掛起各國國旗,讓同學們都能在下課時多去看看國旗,幫助他們鞏固增長知識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減少由于課間追逐打鬧情況的出現。在此基礎上,也可以組織學生玩一些地面游戲。有些學生很多游戲不會玩,班主任就可以利用午間談話的時間去教他們,下課時間師生一起去玩。在玩游戲的同時傳授一些知識,滲透德育教育,讓孩子們在玩游戲的同時不僅學會自我保護,安全完成戶外游戲的同時,還能鞏固一些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安全感方面的德育工作由此獲得成功的同時,還能規范學生的行為,砥礪他們的心智,使學生最終成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
五、及時與任課老師進行溝通
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效率還依賴于各科老師的全力配合。故此,作為班主任,筆者通常會選擇課后主動加強與任課老師之間都溝通,對任課老師的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并從任課教師那里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及薄弱科目,這樣更便于對他們開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育工作。與任課教師一起努力,將學生的長處充分發揮出來,改善他們的缺點。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課堂教育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強對他們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引導,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基于此,作為學生學習成長路上的引航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片綠葉都能在班主任的關愛下閃耀出不同的光芒!
綜上所述,德育工作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也不僅僅是精神的,同樣也是物質的。學生不是不喜歡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而是不喜歡空頭說教。正如“教無定法”一樣,筆者認為德育工作滲透也無定法。但是,應該認識到:所有方法的實施的基礎前提是要愛學生,尊重學生,并且理解學生,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都能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受到德育理念的熏陶。
參考文獻:
[1] 朱愛民.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加強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0(13):156.
[2] 姚中華.淺談學校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08).
[3] 劉曉琴.淺析初中班主任與家長的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學時代,201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