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榜
摘要:常言道“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研是學校的發展線”,一所學校是否達到群眾的滿意,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可,是否得到主管部門的肯定,很大程度取決于學校的教學教研成績,而教學教研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體教師的努力工作,更離不開學校對教學教研工作的管理。本文就教學教研的科學化管理發表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學校工作;教學教研;科學管理;探索實踐
教學教研管理工作都是學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學工作成效,取決于學校對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要想對教和學這兩方面實行有效控制、取得良好效益,就一定要對教和學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幾年來,我們在教學管理和教改的科學化道路上進行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現與大家商討。
一、提高教師的自我管理意識是關鍵
從現代教學管理來看,教師不僅是教授者,又是一個管理者。一方面,教師承擔著管理學生、教學設備等管理工作,直接參與教學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師在講課、檢查學生作業、測驗等教學活動中,也要真正意識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者,這對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一)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我反思,提升實踐智慧
在教學理念上,反思主體地位的凸顯,主導作用的發揮;在教材處理上,反思教材特點的把握,知識點的融合;在教學方法上,反思教學層次的呈現,實踐活動的安排;在教學方式上,反思學生參與的程度,知識獲取的過程;在教學效果上,反思教學目標的落實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等。
(二)讓教師堅持練筆,提升教育理論和教育質量水平的提高
要教師勤于練筆,多寫一些教學隨筆、教學日記、教學感悟以及教學論文,使自己的思想進一步深化,原有的一些零碎的、散亂的、初步的心得和觀點得到進一步論證、充實,使其更有條理性和邏輯性。學校要對教師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獎懲逗硬。
二、要為教師創造美好的教學教研環境
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千方百計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給教師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和育人環境。搞好校園綠化,建設花園式學校,隨時保證校園干凈整潔、標語規范,板報新穎,內容齊全;隨時更新藝術長廊、宣傳板報和讀報欄內容,形成濃厚的文明向上、健康文雅的人文氛圍與和諧的育人環境。
充分發揮工會、教代會職能,廣泛聽取教師們的建議,想方設法解決教師生活上的各種困難,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活動,廣泛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逐步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形成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團結友愛、鄰里和親、家庭和睦的風氣。
擴大教師工作自主權,積極鼓勵教師參與管理,凡屬學校重大問題,不僅班子集體研究,還應充分征求教師意見,并認真采納好的建議,對教師的工作允許選擇不同的工作方法去完成;安排工作根據各自的特長、興趣愛好,使其特長得到更好的發揮,從而滿足其成就感。
三、實行科研興教和民主管理
(一)創造多種形式把教師吸收到教學管理中來
要讓全體教師參與就需要廣開言路、廣開門路,這就必須創造適合全體教師參與的各種組織形式,否則參與只能是一句空話。形式越多,渠道也就越多,越便于廣泛地吸收教師參與,更充分地實行民主管理。學校實行的全體教師參與的主要有教職工代表會、教研組長例會、聯席會議、全體大討論等環節。
(二) 開展全方位的多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
教科研具有三個特點:第一,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為教學需要服務??偨Y各小學的經驗教訓就是一句話,為教學服務是學校科研的生命線,離開了它,不僅不能取得成果,也不會發揮作用。第二,消除心理壓力,多種形式全方位開展科研。一些教師,一講科研就覺得神秘、高不可攀,心理緊張,因而望而卻步,其實科研就是研究探索,只不過講究科學理論、科學程序和方法而已。在教學第一線正是進行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的最好場所。學校搞科研不能拘泥于科研人員的套路,應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創造學校的研究方式。第三,尋求專業科研機構的指導,和科研人員相結合。
四、加強對教師的管理機制的落實
(一)認真進行教學檢查
教學管理有效的條件是教學計劃、安排、要求被認真地貫徹執行,也就是能夠落實,不能落實就只能是一紙空文。促進落實的重要辦法之一就是教學檢查,這是因為教學檢查有督促、反饋及指導的功能,所以它是推動落實的重要手段。學校學期初有各種計劃的檢查和講評,每月有月進度、月計劃的檢查,期中有半學期工作的全面檢查,期末有計劃完成情況和質量成果的總結檢查;從教學過程講,有集體備課、教案、課堂教學、作業、輔導各教學環節的檢查。
(二)客觀地進行教學評價
不少學校的教學評價是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就是他評,但如果只有他評,教師必然處于被評的地位,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在評價中把他評和自評結合起來,讓教師參加到評價過程中來。
(三)發揮好教學獎勵的激勵作用
教學獎勵是教學評價后的激勵措施,是調動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獎勵應依據三項原則進行:首先是明確的目的性。獎勵是為了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學校要把獎勵的項目設在教育教學的重要部位和環節。其次是鮮明的導向性。獎勵向薄弱環節傾斜,引導解決教學上落后的部分,使全面工作平衡發展。第三是強烈的激勵性。獎勵的目的是激勵,但不是所有的獎勵都能達到這個目的,如獎勵上的平均主義就是白花錢而得不到效果。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從人的情感需要和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的方法。我們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茍”的同時,更追求“工作創新有效,和諧共處”的境界,以給我們的工作營造一個尊重人、信任人的環境。學校領導與教師交往,做教師的知心朋友;關心教師的生活,盡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放手讓教師發揮創新才能,讓教師愉快地工作、學習和生活……這樣,增強了教師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對領導的信任感,達到了“管”是為了“不管”的更高的管理境界。
參考文獻:
[1]鄭鐵軍.學校要以教師發展為己任[N].中國教育報,2010-01-12
[2]程振響、劉五駒.學校管理新視野[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