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摘要:薩克斯作為近年來比較受追捧的銅管樂器,在演奏時因其自身獨一無二的藝術特色和極富感情的藝術表現力,深受我國大眾廣泛喜愛,并出現一大批熱衷薩克斯的愛好者。對薩克斯管美好音色的掌握是每一個演奏者及學習者的追求,通過學習演奏技巧并加大練習,是各個演奏者提高自身演奏能力的必經之路,演奏者必須掌握薩克斯管的演奏技巧,才能使演奏變得更加生動。
關鍵詞:薩克斯管;演奏;基本技巧;
薩克斯管是由比利時音樂家阿道夫薩克斯于1840年發明、命名的木管樂器。阿道夫是一位銳意的樂器制造者,并擅長黑管和長笛演奏。薩克斯是一種借鑒于銅管和木管之間的,非常特殊和多變的樂器,由于它是由金屬材料制成,有較大的強弱幅度,在聲音力度上可與銅管相媲美,它又因靠類似單簧管的哨片發聲,音色又具備了木管的抒情與柔和,這是其他銅管樂器所無法比擬的。現代薩克斯管演奏技巧主要有:超高音、舌拍音、單吐音、雙吐音、微分音、舌顫音、循環呼吸等。一百多年來,薩克斯管因其自身獨一無二的藝術特色和極富感情的藝術表現力,受到很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和關注,并熱情地投身于薩克斯管的學習中。
一、現代薩克斯管的特點
薩克斯管從發聲原理上看,薩克斯管和單簧管一樣使用的是單簧片,薩克斯管通常是由黃銅做成的,它兼有銅管樂器和木管樂器的演奏特點。從結構上看,薩克斯管雖然用銅質材料作管體,但管身卻借鑒了雙簧管的錐形體,而且其指鍵系統也借鑒了雙簧管和長笛波姆指鍵系統的操作體系。由于薩克斯管兼具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的雙重屬性,加之其特有的造型和音質、音色,使其在現代樂器領域可以盡顯藝術魅力,獨享縱橫馳騁的發揮空間。因此,薩克斯管無論在古典音樂、爵士樂、流行音樂中均能派上用場,在輕音樂隊、電聲樂隊、爵士樂隊、搖滾樂隊、軍樂隊及交響樂隊中均能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當代的薩克斯管演奏中經常使用的技巧有:超高音、舌拍音、單吐音、雙吐音、微分音、舌顫音、循環呼吸等,并且在實際演奏中,同一首樂曲中往往會把這幾種演奏技巧聯合使用,以求達到更好地音樂效果。如著名的世界交響樂作曲家吉松隆的《FUZZY BIRD SONATA》的薩克斯管演奏中,就將現代演奏技巧中的超高音和正常音域進行融合,也出現了舌拍音、單雙吐音以及斷音之間的聯合使用。只有擁有了精湛的現代薩克斯管演奏技藝才能進一步促進薩克斯管的發展,推動整個音樂的現代化進步。
二、薩克斯管演奏的基本技巧
(一)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1.吸氣:上身自然放松,同時胸部兩肋向外擴展,腹部和后腰也同時自然向外擴展,使氣很自然地流進肺底部;整個腰圍像個氣圈被充起來一樣,腹部、后腰處要有飽滿舒展的感覺;前胸、后背始終要保持松弛的狀態。當胸腔擴張壓向橫隔膜(位于胸、腹之間能伸縮的薄膜)往下移動,腹部的內臟腸、胃等雖有固定體積卻能移動,一旦受到橫膈膜下降的壓力,腹部內臟組織又向腹壁移動,就會使肚子鼓起,這并不是把氣吸到肚子里,因腹部沒有呼吸器官,而是吸氣時胸腔的擴張,橫隔膜的下降,腹部組織的移動,使肚子鼓起。這樣就擴大了胸腔的空間,使腹部得以擴張,肺愈擴張,吸入的氣也就愈多。因此,胸腹式結合的吸氣法,由于胸肌、腹肌同時協調動作,可使氣量達到最大程度,氣息的控制根據音樂的需要可達到自如,不易疲勞,可為合理的吸氣方法。
2.呼氣:吹奏時從下丹田發起,在保持吸滿氣,腹部鼓起的狀態下,借助于腹肌的壓力和橫隔膜的支撐力,將氣流控制成如同一根非常自然、平穩、均勻、有節制、通暢的“氣柱”,并在意念上將這根“氣柱”與薩克斯管內的空氣柱連為一體,整個空氣柱應該是追求一種松弛,通暢的自然振動,這樣就真正做到了管樂吹奏中的一個“通”字。無論是吸氣還是呼氣都要留有余地,呼氣時,將氣息使用到還可以吹奏一兩拍時換氣,不可將其使用到盡頭再換,否則容易拉大喘氣的空隙,影響時值和節奏,同時會造成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影響演奏效果和音樂表現力。
(二)口型的控制技巧及正確運用
薩克斯的口型就是要求吹奏者根據音樂吹奏的規律,運用正確的胸腹式呼吸法,將笛頭放在雙唇的位置,同時控制好唇部和面部的肌肉。氣流自肺部出發,經過口部的控制與調整,抵達薩克斯管而變成音響。吹奏時口形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吹奏的音響效果及持久力,不正確的口型很難獲得理想音色。由于每個人的面部形狀、肌肉組織、骨骼結構、牙齒、嘴唇大小與薄厚都存在著差異,這都會影響音色的表達。每個人對口型都有自己的理解,口型沒有絕對的對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這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嘗試。吹奏出來的音色要具有良好的表現力,即發音要做到松弛飽滿,音準精確,強弱層次分明,旋律線條連貫。這需要每個學習薩克斯管吹奏者在學習、訓練中要學會細心揣摩,對癥施治。
(三)循環呼吸的演奏技巧
循環呼吸是一種常見的演奏技巧,在我國的傳統管弦樂器,如笛子、嗩吶、葫蘆絲等,以及外國的民間樂器,如長笛等中都有所使用。它主要指的是演奏者為了不間斷樂器中的氣流,也不因自身的正常呼吸而打斷一些連貫性較強的樂句,進而使用鼻子來呼吸,同時也將鼻子呼吸和嘴巴呼吸輪流使用的演奏技巧。它也正常呼吸相比,更容易演奏難度較大的、樂句較長的音樂作品。
(四)超高音的演奏技巧
演奏時主要靠不同的指法、不同的氣息和演奏者的舌頭在口腔中的位置變化,讓薩克斯管中的哨片產生部分震動,進而出現超過自然音域的超高音。先完成上牙齒和笛頭的完美咬合,再來進行吹氣,才能產生及時、標準的超高音要求演奏者具有較快較集中的氣息,還要求笛頭與上牙齒之間的無縫吻合,這樣才能得到標準的超高音。薩克斯超高音域演奏不僅需要口腔以及嘴唇肌肉組織的張力和控制,對于其使用的靈活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快速的氣息才能加快哨片前段的震動頻率,出現不同于平常音域的超高音。、
(五)雙吐音的演奏技巧
在現代的薩克斯管演奏中,只有單吐音是遠遠不夠的。雙吐音是在單吐音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的,即在舌頭發出單吐音tu 的時候及時打斷哨片的振動,之后讓演奏者的舌頭尾部發出ku的聲音來對氣流進行隔斷,形成的tu-ku聲音,就是了雙吐音。雙吐音在演奏時會常常出現發出的一個音較重,另一個音卻較輕,或者一個音的發聲時間長,另一個音的發聲時間短的情況。因此,演奏者在練習的時候,要加大練習ku這個音,因為tu這個音是單吐音的重點,之前應該掌握得比較熟練了。努力做到這兩個動作協調一致,落落大方。
四、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
正確的演奏姿勢既可以使演奏者達到氣息通暢自如,也會使外在形象大方得體,薩克斯管的演奏姿勢分為站、坐兩種。站立姿勢:要求雙腳分開約與肩同寬,頭正胸直,略微收腹,身體自然放松,但不可過于松垮。脖帶要長短適中,使吹嘴剛好能進入口中,在保持手形的基礎上兩肘自然下垂,樂器底部靠在大腿根或大腿右側。坐姿演奏:要求端坐在椅子上,雙腿微分,膝蓋及小腿垂直于地面,樂器放在身體右側。在吹奏時,上身要自然挺直并稍微前傾,不可彎腰駝背、后仰或向一側傾斜。
參考文獻:
[1]白智文.薩克斯吹奏表演的技巧分析[J].音樂大觀,2014,(02)
[2]郭嘉.薩克斯演奏中幾種音色技巧的使用[J].音樂時空2015,(18).
[3]石寧寧.薩克斯管畢業音樂會曲目中的演奏技巧難點及其解決[D].中國音樂學院,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