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國平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學科教學在注重創新的同時,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問題。尤其是小學,學生們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身心發展還不健全,很容易受到社會上形形色色不良行為和思想的影響和侵蝕。因此,學科教學中增強法制教育的滲透,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法制教育;滲透
學校是學生教育的主陣地,它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視,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就應該從小培養學生懂規則、守禮儀,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識。那么,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數學課堂之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尋找教學中“法”的蹤影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沒有固定的時間,我們可以在所要講授的數學內容中努力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或滲透點,在向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育的同時,將法律知識自然地融入數學教學過程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課堂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已用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處于一種思索活動。”例如,在講課過程中聯系學生身邊的數學知識:講授計算器的作用時,讓學生動手把身邊的數學問題加以解決,“四年級45名學生去北京參加冬令營,有兩輛限乘21人的中巴車,應該怎么辦?”在這里,可以對學生滲透有關車輛超載所造成的危害,并且可以提到關于今年比較熱門的新聞“ 校車超載一事”,以此讓孩子不僅知道關于超載違法嚴重性,也多點實事常識。于此同時,在教授制作統計表知識時,可以聯系情境圖和統計表,給學生講動物保護知識或是環境保護知識,讓孩子們懂得不違法的前提下,我們還可以以身作則,懂法護法。有目標的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不但讓教學毫無枯燥之感,反而更讓整個課堂中像是在尋“法”的探寶之旅,學習過程有趣、學習結果有效。
二、貼近現實,體驗角色---學知樂趣里感受“法”之魅力
所謂的體驗角色,就是通過某些教育手段,把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會角色引入班級,讓學生進入不同角色,身臨其境,去感受、去體驗、去鑒別和評議各種社會角色的善惡丑美,以培養學生的真實感受,為其形成未來公民的現代道德素質與良好行為打下基礎。在課堂上,以前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應試教育,現如今教師上課時少而內容精的素質教育時代算是來時已久,把內容講到點子上、重點上,把多余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動腦去思考,去討論,去游戲,變被動為主動。“角色體驗”效果可謂是“隨風漸入夜,潤雨細無聲”,法制教育滲透不妨使用這招。基于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年齡特點,形式多樣的游戲令他們喜聞樂見. 在數學游戲教學時,讓學生在所設的情境中有所感悟,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從而懂得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常識。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小數”這一課中,導入環節讓學生們玩“團團抱”游戲。每個學生都有一牌子,牌上分別是0-9數字或“.”符號,號令一發“團隊抱”組成數字最大組獲勝。游戲前兩局,我發現孩子們為了最大數都不愿身為小數點的同學加入。針對這些現象,我告訴孩子們,遵守游戲規則大家做的很好,但是拋棄小數點同伴力求大數,會不會讓我們小數點小伙伴傷心呢?如果我們“團團抱點前數大點后數小,是不是還有機會獲勝呢?就這樣,根據小數點的話題順利地導入新課的 同時,利用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讓學生知道:游戲中的規則就好比我們身邊的法律,我們已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大人,大家在游戲時必須遵守規,負責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如果在遵法同時,懂得變通,既不觸犯法律,又不傷害他人,還能在法律規則中有豐富收獲,何樂為不為?我們不是死讀書,也不是死學法,而是讓它為我們所用,為我們生活創造便利。
三、學以致用,親自實踐---利用數學知識揪出不“法”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知識起源于認識主體的實踐活動,只有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適應,形成多項交流,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才可以取得好結果。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抵制心靈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過第三章的簡便計算后,我給學生布置作業:利用課余時間統計學校圖書館里殘破書籍的數量,并結合統計表知識,列出破損程度圖,最后結合圖書損壞的情況,談談自己對此情況看法。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增加他們多關注圖書的意識同時普及對公共財產保護教育知識,可謂是“一石三鳥”。
四、教師引導,榜樣作用----言教不如身教師生共遵“法”
“身教最為貴,行知不可少”,這是葉圣陶告誡教師的名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需要教師用自己的榜樣力量來誘導學生。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一走進校門,就時時刻刻與教師相伴,往往“度法而師之”,對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模仿、照學,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應該是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教育途徑。鑒于此,我所任教的小學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一是凡是要求教師做到的,領導必須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先做到,尤其是遵紀守法,嚴守校規上。二是從小事做起,不用粗暴訓斥學生、體罰學生,教學中使用術語、文明用語,不用方言、粗言。學生犯錯說服教育為主,指出不足,啟發自覺。三是教師要勇于承擔錯誤,一旦發現出現疏忽和失誤,及時在學生當中誠意解釋和反省,避免給學生留下任何消極的榜樣形象。四是教師應該自覺不斷學習法律,提高自身思想素質,嚴守教風管理、教師考情制度,以此以身作則,彰顯榜樣力量,促進學生法制現實版學習。
教師潛移默化的身教影響力,使得孩子們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是很有效的,不管這個學生現在書念得好不好,至少他在品德方面,法制方面能做好,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從小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或幾節數學課就能解決的事情,它應該是一項長期的、制度的、科學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時教育中加以重視,并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深化、細化法制教育才行。從小培養小學生法制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及提高教育,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它要求數學教師在平時數學教學活動中,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把握恰當的教育時機,家長的配合,學校的支持下,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有效開發與利用法制資源,適當的讓法制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中,這樣才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新時代的素質教育環境下,讓我們共同攜手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筑起一片純潔干凈的法制天空,促使他們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吧,相信我們一定會為新時代培養出有用的新型接班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