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玲
【摘要】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但是錯別字現象的頻發,卻成了識字教學始終難以突破的瓶頸,并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產生了多方面的不利影響。鑒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這一現象的成因,并對預防和解決的措施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錯別字;形成原因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錯別字現象的成因
要想更好地解決錯別字現象,首先要對其成因進行分析,方能予以有針對性的預防和解決。具體來說,該現象的產生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漢字本身的原因。漢字是一種具有一定學習難度的文字。從漢字結構上看,現代漢字主要由點、橫、豎、撇、捺、折、鉤等多種筆畫構成,在結構上經常出現相似的狀況;從漢字筆畫上來看,很多漢字的筆畫都超過了二十畫,讓低年級小學生認起來和寫起來都十分吃力;從漢字運用來看,不少詞語都是由字義相近、偏旁相同的兩個字組成,如慚愧、狹隘、輝煌等,很多學生在書寫這類詞語時很容易受到干擾,從而認錯或寫錯。
其次是學生方面的原因。從學生生理來看,低年級小學生受到年紀和閱歷的限制,觀察事物較為籠統,辨別能力較差,所以在識字和寫字過程中,經常會對相近或相似的字感到失真;從學生心理角度來看,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總結出了遺忘規律,即人們在完成記憶的同時,遺忘也隨之開始,呈現出先快后慢的特點,當小學生面對諸多的生字時,必然受到這種規律的支配;從學生學習習慣來看,有的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識字、寫字時不認真,一不留神就會認錯、寫錯。
再次是教師方面的原因。教師教學方法的不得當,也是造成錯別字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從教學實際來看,一個是識字教學中的機械重復訓練較多,沒有將漢字的形、音、義充分結合起來,既讓學生感到十分枯燥,教學效率也十分底下。另一個則是學與用的分離。識字、寫字的最終目的是運用,但是有的教師將更多精力和時間放在了漢字本身上,沒有將其放置到具體的語境中,學生不明白這些字詞的含義,出現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錯別字的預防和解決措施
(一)辨形貌,抓規律
多數漢字都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構成的,如果學生能夠掌握住這個規律,整個識字學習也就成功了一半,也自然避免了錯別字現象的出現。對此,應該引導學生先認真觀察示范字,從記住字形開始,分別研究筆順、結構和主筆位置。除了要看清筆順外,更要看準每一筆的位置、形狀和特點,幫助學生樹立起一種整體漢字意識,能夠從總到分、從分到總地理解漢字。對此,已經有很多現成的資源可供利用,如寫字筆順口訣、漢字筆順書寫規則等,都是辨形貌、抓規律的得力助手,關鍵在于教師要引導學生會用和善用,而不是簡單的機械記憶,當學生能夠將這些口訣和法則運用自如時,錯別字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有效避免了。
(二)做游戲,助記憶
生字學習本身是較為枯燥的,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以輕松靈活的方式,先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完成學習。如猜字謎,這是一種受到學生普遍歡迎的小游戲,不僅能夠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也可以使學生的多重思維得到有效鍛煉。如學習“出”“從”“來”時候,就可以編寫“兩座大山疊一起”“兩人并排坐扁擔”“米上加橫豎出頭”等字謎。而遇到那些難寫、易錯的字,則可以借助一些順口溜。如“國”字是“口中含了一塊玉”、“美”字是“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而“左”和“右”則是“左下工”和“右下口”。這種游戲的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師教,學生學”模式所帶來的機械感和枯燥感,打開了學生分析、想象和記憶的閘門,多數生字都被牢牢印記在了腦海中。
(三)勤復習,查字典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表明,遺忘是先快后慢的,很多學生雖然記憶較快,但是往往遺忘也較快。對此,應該充分尊重這一記憶規律,通過復習來強化記憶。一方面使當下的學習成果得到及時鞏固,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養成復習的好習慣。以此為基礎,教師再對學習內容進行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牢固存儲于學生的大腦中。其次是查字典。字典是打開識字大門的金鑰匙,也是最權威的評判者。要求教師教會學生使用字典,養成用字典正音辨字的好習慣,主動避免錯別字的出現。
(四)多演示,記心中
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形象記憶方面更加迅速和深刻,所以應該針對這一特點,多展示一些生動、形象的識記材料。具體來說,首先是板書。教師的板書要認真而正規,讓學生詳細觀察到漢字的書寫過程,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并將教師的書寫效果作為自己書寫的方向和標準。其次是多媒體。多媒體已經是各級教學的標準配置,各類教學輔助資源也十分豐富,可以利用多媒體直觀性、趣味性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主動進行學習。最后是動作演示。一些生字的含義,完全可以以動作展示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教“聞”時,請一個學生打開門,托著耳朵聽就表示“聞”;教“休”時,請一個同學靠在樹木上,就是“休”的字義。通過多種演示方法,讓學生形成了形象記憶,從根本上避免了錯誤的出現。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最重要的兩項基本技能,而兩者都是以認對字、寫對字為前提的,由此可見錯別字現象的危害性以及解決這一難題的必要性。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此有充分重視,多種方式并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漢字、正確書寫漢字,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蔡夢彤,霍生玉.不同年級小學生錯別字現象的對比研究[J].教育導刊,2014(8).
[2]張鎮權.小學生寫錯別字的成因及糾正方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9).
(編輯:李艷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