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教育事業(yè)也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作文在小學語文課程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探討和分析,并相應地提出了一些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作文是讓學生運用常見的寫作方式去描述自己的實際生活,表達自己思想情感,所以作文教學也是教授學生學會表達情感。但是作文在語文教學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也一直是語文教師頭疼的教學課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寫作是非常有難度的,他們知道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事情,卻不懂如何表達出來,也不清楚用怎樣的詞來表述。對于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從三四年級開始的,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從一年級就開始了,由此可見作文教學的重要性。想要有效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在教學時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利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過時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但是目前很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還是利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語文教師在講解文章寫作時只注重于格式和技巧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想象力的開發(fā),這樣的教學模式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新課程標準則要求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作文教學,當前的教學模式是與新課程改革的標準相違背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下降,也會影響學生能力的正常發(fā)揮,從而無法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
(二)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我國教育事業(yè)中已經(jīng)逐漸融入新課程改革的思想,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還是存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還是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教師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夠重視,也就阻礙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學生缺乏寫作的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在課堂學習中就很難集中精力來聽講,在語文作文教學中也是表現(xiàn)得不夠積極,這些現(xiàn)象也就阻礙了語文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小學生缺乏寫作的興趣,就難以有效地進行寫作,如果教師在這個過程沒有正確引導,就會導致學生完全失去寫作的動力,也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寫作中語言積累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充實學生的語言積累。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有了強大的語言積累,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紀小,缺少一定的自制力,在學習時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惰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規(guī)定適當?shù)拈喿x量,在學習任務下學生就會自覺進行學習了,在開始時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但是時間久了,學生的閱讀量也在逐漸加大,他們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就會主動地進行閱讀了。小學語文教師在規(guī)定閱讀內(nèi)容前,要給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這樣的閱讀就有針對性,是有效的。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也是很好的閱讀素材,學生在閱讀中可以積累優(yōu)秀的詞句,也可以對已學過的文章進行復習鞏固,或者對沒學過的文章進行預習,這樣的閱讀形式也是一舉多得。比如在學習《夕陽真美》這篇課文時,其中描寫日落情形的:“太陽已經(jīng)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藍。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學生就可以通過閱讀來領悟這些含義,在閱讀中理解文章內(nèi)容。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能反映出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如果學生在閱讀時對某些詞句不太理解,就會比較吃力,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所表達的情感也會領悟得不恰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對語言積累是很有幫助的。
(二)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訓練學生表達真實的情感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還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權利,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善于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就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來進行作文教學。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順利地完成文章寫作,也可以在描寫生活情境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其實生活就是創(chuàng)作的最好的靈感來源,并且小學的生活內(nèi)容比較豐富多彩,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一點,鼓勵學生學會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寫作。除此之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并在活動結束后寫下自己的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語言素材,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和質(zhì)量。
換句話來說,寫作過程也就是情感表達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用最準確、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比如教材中《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文章中講述了年邁母親在油燈下為將要遠行的孩子縫補衣裳,作者對母親無私的愛而寫下了著名的詩詞《游子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和理解這篇課文,并體會其中蘊含的知識和道理。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向詩人孟郊學習,學習他對母親真摯情感的表達,只有具有真實情感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
(三)小學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生活,采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好學生的寫作能力,能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比如在以“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時,小學語文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年紀小,并且心智不成熟的情況,采用小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講解保護環(huán)境的概念。小學生會由于對保護環(huán)境缺乏具體的理解,在寫作時也就會無從下手,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這時應該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啟發(fā)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然后播放一些關于環(huán)境污染的視頻,讓學生看到環(huán)境被污染所造成的嚴重后果,這樣學生就會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在寫作時就會產(chǎn)生很多關于保護環(huán)境的感想,在寫作時就有內(nèi)容可寫,并且寫出來的文章質(zhì)量也會有一定提高。小學生在這樣寫作過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達到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由于小學語文寫作本身就是比較枯燥的過程,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的話,學生會對學習慢慢失去興趣。而且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旦輕視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就很難順利開展作文教學活動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主寫作的意識,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寫作的樂趣。通過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比如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朗讀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然后讓學生進行表揚和評價,這樣就可以滿足學生的自尊心,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對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不能直接否定他們的能力,應該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讓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寫出更優(yōu)秀的文章。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的責任重大。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閱讀的習慣,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進行教學,并且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也能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從而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素華.關于新課標下小學作文教學的探析[J].文學教育(下),2016(12).
[2]劉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3]孫榮欣.淺談新課標下如何進行小學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3(6).
作者簡介:呂婷,女,1986年生,江蘇省常熟市人,大學本科學歷,中文專業(yè),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
(編輯:陳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