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胤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職院校專業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勢在必行,通過掛職鍛煉可以提高老師專業教學水平與實踐操作能力,對企業、學校及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相關機制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職院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難度,存在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因此,政府相關教育管理部門、學校、企業及老師要實事求是改善掛職鍛煉的實踐事項,為老師掛職鍛煉創造良好條件,實現多方共贏局面。
【關鍵詞】中職院校 專業教師 企業掛職鍛煉 問題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178-02
引言
中職老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主要是指老師對本專業相關實踐操作技能掌握前提下,將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能相結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老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掌握技術原理,更好的進行操作實訓。隨著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入,老師與企業溝通,對企業生產方式、工藝流程及產業發展趨勢的掌握能力也是老師實踐教學能力的重要內容,能夠根據企業相關規定、操作規范及用人標準等,實施人才開發,根據企業生產中新知識、技能、工藝及方法的應用狀況,改善實踐教學。
一、中職院校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的目的
1.提高專業老師實踐技能水平
受各種因素影響,中職院校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大都是高等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的,工作經驗不足,缺乏實踐與專業技能。如果專業老師每1-2年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親自參與企業生產、運營管理、設計、銷售及售后服務等相關活動,能夠開闊自身視野、豐富自身知識結構,了解企業實際工作情況,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從而提高自身實踐技能水平。
2.增強校企合作,擴大學校知名度
“校企結合,產學研結合”是中職院校辦學改革方向,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是校企溝通的橋梁,能夠有效提高老師實踐技能水平與綜合素質。同時,專業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為企業帶來了豐富的理論知識與規范操作,例如會計專業老師為企業帶來最新的會計制度、規范化的會計科目與賬薄設置等;幫助企業提高員工的理論水平,增強學習意識,與企業交流自己遇到的問題,從而為企業生產、運營管理及產品銷售提供更好的意見;幫助企業完善規章制度,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因此,中職院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能夠深入促進校企聯系與合作,提高學校知名度。
3.提高中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
中職院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與企業投資者、管理者及員工進行溝通交流,跟蹤調查畢業生情況,調查企業人才需求情況,掌握企業人才培養、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及畢業生能力等需求,在此基礎上及時協助學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創新學校專業設置、課程設計、結構、教學計劃、大綱、內容、方式及組織形式等,有效緩解中職院校理論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的問題。在這種氛圍下人才培養,才能夠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備受青睞。
二、中職院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存在的問題
1.企業缺乏積極性
中職院校安排到企業掛職鍛煉的老師,理論工地比較扎實,但實踐經驗不足,是否能夠切合實際的為企業組織員工培訓?是否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新產品研發?能否快速進入角色參與企業生產與運營管理?基于此,很多企業對掛職鍛煉老師不夠重視,沒有為其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實際上,企業在日常運營中不可能不顧工作計劃為掛職老師安排專門的工作崗位。很多老師都會通過學生實習到企業參觀學習,一般專業與崗位都會不對口,實踐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2.教師主動性不高
一些中職院校利用假期,安排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因而有的老師從內心抵觸這種安排,認為他們失去了正常休息時間。在相關的福利項目上還不是很完善,此外,一些企業認為老師是臨時員工,只是一段時間在企業工作,無法為其安排重要的工作內容,甚至一些會議、與客戶訪談等關鍵性的環節也拒絕掛職老師參加,讓老師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目的,使老師失去在企業工作的積極性。
3.學校評價系統不合理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都積極實施專業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相關評價標準不科學,缺乏實效性,實踐活動質量監控不到位,以老師提交的社會實踐報告為衡量標準,難以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監督與激勵作用。
4.產學研合作效果不理想
當前,中職院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主要是為了提高自身實踐操作能力與專業技術水平,調整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但在實際工作中,受各種因素影響,校企合作聯合辦學,企業實際困難解決、產學研多方合作、校企雙贏等方面效果還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三、中職院校專業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思考
1.正確處理企業、學校及老師三方面關系
中職院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不單是老師自身行為,其關系到企業、學校及老師自身三方面利益,必須要正確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協調發展,實現多方共贏局面。因此,企業必須要重視掛職鍛煉的專業老師對企業技術改造、攻克技術難題、橫向聯合開發課題等方面的作用;對學校而言,老師掛職鍛煉的企業是學生參與實習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學生重要就業去向,要充分予以重視;同時老師還必須要正確認識掛職鍛煉,這對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非常重要,要抓住機會,注意自身言行舉止,肩負著形象與友誼大使的重要使命,校企合作架起聯系紐帶。
2.校企加強合作
國家相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需要時間,各中職院校專業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亟待解決,因此,加強校企合作是應對此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合作是實現校企共贏的重要基礎,在此前提下,學校為企業提供更多優惠項目,例如優先選擇畢業生、企業可安排人員參與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科技創新等。在校企保持密切合作基礎上,為中職院校順利實施專業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夯實基礎。endprint
3.合理選擇掛職鍛煉企業與崗位
專業老師要結合掛職鍛煉目的,合理選擇企業及崗位。將管理規范、技術先進、產品復雜、專業性強的企業作為首選目標,全面認識企業管理制度、生產熱點及生產工藝流程等。此外,專業老師也可根據所學專業與課程、學校專業發展需求及企業生產技術情況為選擇參考依據,或是根據學校或老師課題研究方向選擇企業與崗位。
4.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
中職院校根據專業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情況,通過教代會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將其列為專業老師繼續教育范圍,同時成為專業老師評職稱、晉升、評先進、選拔學科帶頭人、出國培訓及推薦教學骨干等重要參考標準。為到企業掛職鍛煉的老師建立相應的獎懲政策,鼓勵老師積極參與掛職鍛煉,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
5.加強產學研合作
如果中職院校專業老師把提高自身實踐技能水平與完善教學改革作為掛職鍛煉的主要目標,長期下去,企業參與積極性不斷降低。因此在掛職鍛煉項目中,學校既要重視老師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又要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加強產學研多方合作,以此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幫助企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企業員工理論知識水平,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校企聯系與合作,實現教育部門、學校、企業、老師及學生等多方共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中職院校青年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開展比較順利,政府及學校也非常重視這一活動。但培訓完成并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老師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掌握企業發展動態,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實時調整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正確應對掛職鍛煉中出現的問題,制定規范化的掛職鍛煉流程,為中職院校培養更多專業技能水平及綜合素質高的老師,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越.對中職院校園林專業教師企業掛職鍛煉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2016,03:66-67.
[2]唐繼武,蔣月靜.職業院校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現狀及對策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6,07:54-55+105.
[3]戴漢冬,石偉平.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職教論壇,2015,02:4-7.
[4]王劍,李宇紅,田志英.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的問題和促進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5,04:49-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