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敏+馬順彬


[提要] 本文對2010年至2016年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數量、年齡結構、文化程度、從事產業、原始創業資金等現狀調查與分析。認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數量逐年增加、返鄉創業農民工呈現年輕化、返鄉創業農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創業的行業主要是二三產業并呈多元化趨勢、原始創業資金較為匱乏。并歸納返鄉農民工創業面臨的困境:社會環境需進一步完善、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自身素質亟待提高、地方政府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優惠政策不足、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融資渠道單一且不暢。
關鍵詞:返鄉農民工;創業;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為了全面了解江蘇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課題組對南京、蘇州、無錫、南通、泰興、揚州、鹽城、連云港、徐州、宿遷等10個市的400余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了解他們返鄉創業的經歷,以及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調查時間段為在2010年到2016年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此次項目組調查了江蘇省的10個地級市,調查范圍廣、問題代表性強、調查數據真實,對江蘇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一、江蘇省返鄉農民工創業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返鄉創業農民工逐年增加。對江蘇省10個市的400余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調查發現,具體調查數據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2010年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人數僅占被調查人數的0.75%,然而,2016年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人數達到了被調查人數的36.75%,這主要是政府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改變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單一模式,呈現出農民工由農村轉入城市、城市返回農村的“雙向流動”的新格局。(圖1)
(二)返鄉創業農民工年齡結構呈現年輕化。項目組將被調查的農民工年齡段分為20歲以下、20~25歲、26~30歲、31~35歲、36~40歲、41~45歲、46~50歲、51歲以上等8個年齡段,具體分布見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年齡主要在20~45歲,占了被調查人數的96.5%,這個年齡段正是人生拼搏的黃金期,他們有著強烈追求成功的愿望。而且這些農民工在城市中拼搏了一段時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并且社會閱歷也豐富,為返鄉創業打下了基礎。(圖2)
(三)返鄉創業農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課題組對返鄉創業農民工的文化程度進行了調查,如圖3所示。從圖3中可以看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具有小學文化水平的有35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8.75%,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有101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25.25%,具有高中(普高、職高等)文化水平的有197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49.25%,具有大專及同等學歷文化水平的有53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13.25%,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文化水平的有14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5%。從調查結果來看,返鄉創業農民工的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和高中水平,兩個層次的文化水平人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74.5%,這主要是國家實施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以及一系列的鼓勵教育措施,提高了他們的文化水平。同時外出務工期間,他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積累經驗和提升技能水平,這些經驗和技能為他們返鄉創業提供了充分的智力保障。(圖3)
(四)創業的行業主要是二三產業,且呈多元化趨勢。課題組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從事的行業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很少從事第一產業,僅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25%,絕大部分從事的是第二、第三產業,從事第二產業的人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44.5%,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52.25%,如在第二產業中,返鄉創業農民工從事制造業的人數占到被調查總人數的33.75%,經調查發現,從事的制造業主要包含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加工、紡織也、家具制造業等。在第三產業中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占被調查總人數的14.25%,根據調查,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大部分是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
由于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原始資金少,而且二三產業的行業技術含量不高、市場準入門檻較低等,因而返鄉創業農民工就會選擇二三產業的行業進行創業,實現自身價值。(表1)
(五)原始創業資金較為匱乏。課題組對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原始創業資金進行了調查,經分析整理,認為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原始創業資金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返鄉農民工在外務工期間的積蓄,占資金來源渠道的34.8%;(2)通過向親朋好友融資的方式來獲取原始創業資金,占資金來源渠道的27.4%;(3)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來獲取原始創業資金,占資金來源渠道的21.2%;(4)通過爭取政府的創業補貼來獲取原始創業資金,占資金來源渠道的15%;(5)其他,占資金來源渠道的1.6%。
從課題組調查的結果來看,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原始創業資金來源渠道還是很單一的,主要是通過自身在外務工的積累和私人借貸來獲得,占被調查總數的62.2%,而且通過這些方式獲得的資金數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了創業的需求,以至于很多創業“胎死腹中”。通過政府和銀行等機構獲得原始創業資金的占36.2%,比例還不是太大,政府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應加大對返鄉創業農民工的支持力度。
二、江蘇省返鄉農民工創業面臨的困境
(一)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社會環境需進一步完善。在課題組調查過程中,發現蘇北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與蘇南、蘇中地區落后,對返回蘇北地區創業的農民工的發展起不到良好的支持。如公共交通、衛生等設施建設落后;信息網絡建設滯后,創業者不能及時了解相關前沿信息等;第三服務產業發展滯后,創業者無法獲得舒適的生活、消費環境。
(二)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自身素質亟待提高。從圖3中可以看出,江蘇省返鄉創業農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們大多存在眼光短淺、創新思維不足、技術實力不強、對知識技術的渴望和認同不足等缺點,他們如何在“雙創”、“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等背景下適應激勵的市場競爭,這就必須提升其自身素質,否則創業可能僅是“曇花一現”。
(三)地方政府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優惠政策不足。由于政府的優惠政策不足,返鄉創業農民工不但得不到政府的扶持,還要承擔相應的稅負,使得返鄉農民工創辦的實業面臨沉重的負擔。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克服財政來源少、財政資金緊張的困難,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返鄉農民工創業,同時撥付專門資金用于改善社會公共環境,加強公共交通、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創業環境。
(四)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融資渠道單一且不暢。從調查結果看,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資金來源于在外務工的積累,這些資金不但要養活自身,還要用于家庭開支(如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等,資金所剩無幾。即使通過向親朋好友、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對開展創業還是顯得不是很充足,而且獲得資金的干擾因素很多。這就需要政府擔負起相關職責,拓寬融資渠道,滿足創業資金需求。
課題組從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數量、年齡結構、文化程度、從事產業、原始創業資金等方面進行了調查,認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數量逐年增加、返鄉創業農民工呈現年輕化、返鄉創業農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創業的行業主要是二三產業并呈多元化趨勢、原始創業資金較為匱乏。最終歸納了返鄉農民工創業面臨的困境,如社會環境需進一步完善、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自身素質亟待提高、地方政府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優惠政策不足、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融資渠道單一且不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