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波生
【摘要】在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初中物理教育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基于此,本文在貴州省普定縣馬官鎮馬官中學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研究基礎上,闡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教學內容過多、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觀念落后等問題,進一步提出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以及轉變教學觀念三方面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 教學觀念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包括兩方面,一是可以解決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各種困難,通過運用物理知識可以分析出其產生原因,并找出其解決辦法。另一方面是可以通過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去創新,深層探究未知的領域以及大自然的奧秘,從而促進科技的不斷發展。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過多
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在上課前寫好教案,教案里面系統規劃了上課過程中要講述的各方面內容,教師稱之為教學內容預設,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往往會超過教學預設內容,這就占據了部分上課時間,因此,教師將預設內容講完之后,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對教學內容的難點進行消化,導致教學效率的降低。
(二)教學方法單一
在初中所有的必學科目中,物理相對于其他科目而言較為抽象,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不能清晰地觀看到某種現象細微的變化,只能通過書本上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一些現象變化來進行推測,而推測的結果并不能使學生信服,因而學生喪失了對物理的興趣。在物理教學中,傳統理論知識講解的教學方式無法展現物理的魅力以及物理知識的靈活性,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更是“遜色”很多,無法滿足學生對物理知識深層次的挖掘探索。
(三)教學觀念落后
受我國應試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我國的教學資源基本都是圍繞應試教育展開,一切以如何提高學生分數,在考試中取得好名次為主要學習目標,而不是讓學生從心里激發對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從而深入探索挖掘,從根本上掌握物理的相關知識,只是為了學習物理而學習物理,而不是為了深層次的掌握物理知識而學習物理,這種教學方法所帶來的物理成績提高也只是拔苗助長,不能從根本上達到提高學習效率以及能力的目的。
二、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預設之前,應該對該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的認識和把握,對知識的重點、難點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對學生可能提出疑義的內容進行反復推敲,利用具體實例或者實驗進行深入講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分配教學內容,對重點、難點問題能有所側重,在提高學生對重難點知識掌握能力的同時,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效率,從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教學成果。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對相關知識加以延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眼界。比如,教師在講述凸透鏡原理過程中,由于凸透鏡的數量有限,所以學生無法觀看到實際物體的變化,只能通過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記憶,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適量的水、一張保鮮膜、一個碗、一枚硬幣。具體做法是,首先,將硬幣放入碗中,用保鮮膜封住碗口。其次,用手輕輕將碗口上的保鮮膜向下按壓,使保鮮膜形成倒錐形。最后,將水倒入保鮮膜上,觀察水中的硬幣。通過觀察,硬幣看起來大了一圈,這是因為保鮮膜上的水形成了凸透鏡,通過凸透鏡看到的物體往往都會比實際的物體大。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得出的實驗結果,能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二)創新教學方法
現階段我國處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階段,而信息化時代也為教育機構教學提供了多種途徑,比如多媒體投影儀教學,教師以幻燈片的方式提前做好課件,將有關圖片、趣味故事以及所涉及的影像插入到幻燈片中,完善幻燈片每一幀的知識內容細節,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投影儀投射到電子屏幕上,從而給學生營造更加方便直觀的教學環境,而且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把一些很難操作的物理實驗通過教學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在觀看視頻期間,學生如果遇到難理解的地方,教師還可以暫停,為學生答疑解惑,更加詳細地講解實驗過程、實驗現象以及實驗結果,學生還可以學習到視頻中好的實驗習慣。比如,老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汽化實驗教學過程中,因為汽化過程需要吸熱,如果在冬天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汽化現象非常不明顯,如果運用多媒體技術,那么實驗現象會更加明顯,有助于學生的理解。相對于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拓寬學生視野范圍,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同時,還能不斷啟發和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其學習效率。
(三)轉變教學觀念
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承一切以如何提高學生分數,在考試中取得好名次為主要教學原則的教育觀念,導致學生接收知識的效率偏低,教學成果較差。因此,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從而使教學效率達到最佳。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理論知識與相關實驗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先熟讀相關理論知識,然后自行假設有關結果,通過與老師合作進行實驗,來觀看實驗結果與自己假設的結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認真查看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這種理論知識與相關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現象以及本質的記憶,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滿足學生對物理知識深層次的挖掘探索。
三、總結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深入探索精神也至關重要。學生具有深入探索精神,可以在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對某一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知求索,充分了解其內部結構、現象以及相關規律,進而挖掘物質存在的多樣性、統一性以及復雜性,并將其進行內化,形成科學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參考文獻:
[1]張曉軍.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J].學周刊,2017.
[2]黃盼理.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