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摘 要 免疫學檢驗為醫學檢驗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該學科在臨床上技術發展迅速,學生在校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對信息化及臨床前沿技術也需熟識。學校的應試教育對免疫學檢驗實驗課程需對接臨床進行適當改革,現結合我院免疫學檢驗實際實驗教學工作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 免疫學檢驗 實驗改革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免疫學檢驗是醫學檢驗專業的一門重要的主干課程。隨著臨床上成套商品化試劑盒和大型設備的新型免疫檢驗方法和技術的不斷出現,與經典的免疫學方法不同,新型技術的操作趨于自動化和程序化,對實踐操作者的依賴減少。一直以來,由于實驗經費有限,實驗教學設備沒有及時更新,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實驗項目存在和臨床脫節的情況。為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這便對現代的免疫學檢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檢驗人員的培養和教育需要新的思考。
1 加強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免疫學檢驗課程較其他課程相對深奧,知識點雖然有限,但對于高職起點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很大困難,常常出現的是一道題目教師講解清晰,稍微變換下大家舉一反三的能力薄弱。課堂上學生頻頻瞌睡,學生普遍認為免疫學檢驗是最難的一門課程。對于這種現狀。需要專業教師在課程設計上下功夫,改變填鴨式的講解教學,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在對課堂的整體把控下,課堂氛圍需要活躍,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思考。及時設置問題導向,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 將校內實驗實訓與臨床見習相接軌
由于諸多因素,導致校內實驗結構設置單一,學生難以通過實驗課上簡單的動手操作達到對同一實驗方法的觸類旁通,因此,在設計免疫學檢驗實驗項目時,可將臨床上目前已經淘汰的實驗如對流免疫電泳試驗等刪除。將臨床上在做的項目校內教學進行組合和優化,對實訓室現今無法開展的項目直接與臨床見習相接軌,在理論知識學完之后,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一線臨床去學習,以將書本上的知識、臨床檢驗科的操作、實際病例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理論知識得以鞏固并開拓學生視野。從而解決了校內實訓資源匱乏的問題。
3 改進實驗考核方法
傳統的免疫學檢驗實驗考核方式是對本學期所學實驗進行抽樣測試,根據學生操作前準備、操作規范、實驗思路、實驗結果等方面進行打分考核。實驗考試成績由實驗考核結果加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二者按比例分配構成。該種考核方式較為傳統,首先校內實驗項目有限,學生可選擇范圍局限,這對學生的實驗操作以及學生對免疫學檢驗課程的學習幫助不大,因此,建立新型有效的實驗考核系統,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十分亟需。新型考核方式包括平時成績、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實驗考試結果、口試結果,將上述四部分綜合起來打分,讓學生平日里加強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改變重視理論考試的情況,對今后進入臨床實習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4 按實際情況開放實驗室供學生課余聯系
目前免疫學檢驗學生的實驗項目只能利用課上教師示教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課堂的時間十分有限,有時針對實驗本身較費時的項目如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學生還存在操作不完整就下課的情況,對于上述問題,我系特開展系列活動,該活動得到我系領導的大力支持。系首先成立學生管理部門,并配備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專業實驗教師對該部門同學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后上崗。這便于對課外時間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指導、提供幫助,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彌補了課上跟不上、課下不能做的缺陷,教師同時設立網絡平臺,收集學生實驗當中疑問,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的平臺,教師也收集到今后實驗課上需著重講解的知識點,一舉兩得。
總之,免疫學檢驗課程實驗的改革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實驗項目,同時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努力鉆研,不斷有新的思路并大膽進行嘗試,才能培養出適合當代社會的新型高素質檢驗人才。
參考文獻
[1] 許曉玲,王彩虹,高基民,樓永良,陶志華.免疫學與免疫學檢驗教學改革實踐體會[J].檢驗醫學教育,2010(01):21-23.
[2] 馬華,郭術俊,錢中清.臨床免疫學與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0(06):1188-1189.
[3] 陳永富.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考核辦法初探[J].檢驗醫學教育,2007(01):17-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