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親
摘 要:教材是教學的重要依據,中職英語教材具有職業教育的獨特性。為了培養學生職業英語素養和職業英語能力,本文針對現使用的中職英語教材語料特點,二次開發中職英語教材進行探索,提出多樣化職業場景教學應當融入中職英語教材,明確英語對話中的人物職業角色定位,提煉英語對話中的操練句式,以及以賽促學,使中職英語教材能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場英語素養。
關鍵詞:職業素養 職業能力 教材開發
近十來年,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2005年國務院決定,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就業率作為考核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逐步建立有別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人才培養、選拔與評價的標準和制度。《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職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
有學者認為,職教英語重要組成部分是教材。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從分析教材內容著手,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李娟維,2015;周雪林,1996)。外語教材的評價標準和具體的評價方法,既有教材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項目,也有英語教材評價方法(Tomlinson,1998;Sheldon,1988)。應采用適當的教材評價方式,評價英語教材。第一,根據課程教學大綱或評估一覽表逐項調查某一教材;第二,通過問卷調查或訪談了解使用該教材的師生的意見;第三,對數種教材的特點進行比較;第四,如有可能,還可以進行教材使用效果的實驗研究(劉素琴,2016;錢媛,1995)。
本文以職業院校所用英語教材,即浙江省編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材作為依據。以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為例,非英語專業學生,以及英語專業低年級段學生均使用《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課本(英語)》。
一、教材研究結果
1.中職英語凸顯職業素養
中職和普高英語教材,編寫依據不同,中職英語依據《新大綱》,而普高英語依據《課程標準(實驗)》。編寫依據對課程安排有指導性意義。中職英語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擴展模塊三部分組成。普通高中英語教材由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組成。由此可見,中職英語更加注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根據新大綱所描述,與職業能力培養最為相關的模塊,即職業模塊,可整合為相關專業課。省編中職英語教材雖然沒有以三個模塊為依據編寫,但是通過備課研讀教材,以及從課堂學生上課反饋發現,省編中職英語滲透了職場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中職《英語一》側重的話題,包括個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時間(time)、校園生活(school life)、購物(shopping)等等。其中前三個話題貼近日常生活。關于人與人用英語打交道溝通,雖然與職場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學好這些話題的英語表達法,可以用于和客戶打交道當中。雖然每個單元話題均有語篇,但篇幅短且僅有一篇,單元的教學重心側重在對話教學。
2.對話活用,中職英語緊扣職業素養意識培養
依據教學大綱,中職英語凸顯日常對話及其在職場的重要性。與普通高中英語教材相比較,中職英語注重對話訓練,偏重職場英語能力。因為學生學情不同,因其針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低、英語基礎差的實際情況,故教材的內容相對簡單,但是同時,凸顯出以職業能力導向的職業素養。以第一冊為例,每個單元均有對話。每個單元由section A、section B和section C組成。其中,section B包含日常對話。從中職英語一可知,每個單元均滲透職業能力。特別從第四單元到第六單元,這幾個單元的對話,都是職業場景中的對話。具體見表1。
從表1可知,中職英語呈現出的句子均與職業相關。盡管第一單元到第三單元,講述職業場景對話較少,但是均滲透職業理念。第一單元話題自我介紹,與職業中的個人信息介紹相關,初次認識人會用到的英語表達法。第二單元話題時間,與服務行業用英語表達時間信息,或者交流時刻表信息有關;第三單元,盡管話題是校園生活,但是介紹了一個職業,即學生熟悉的教師職業,從教師職業入手可以分析。從第四單元開始,一直到第六單元,均有職業場景的對話,商場服務員、餐廳服務員、旅行社導游。以職業素養培養為導向,依托教材教學互動,促進學生習得相關職業場景英語表達。學習中職英語教材的同時,學生逐漸理解并樹立職業生涯教育意識。
3.多樣化職業場景教學應當融入英語教材
培養中職學生職業英語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在此文中所列的中職英語教材已經有滲透。如第四單元的shopping(購物),即可以店員的身份,介紹有哪些可以買的衣服,也可以顧客的身份,詢問外籍店員商品信息。以此類推,第四單元和第五單元的對話,均可以在相近的職業場合運用。
盡管教材有涉及相關職業場景,但是,沒有深挖相關的職業場景。首先,職業場景中的角色定位不夠明確。對話的人物設定只有名字,沒有該人物在職業角色的鮮明設定。教師只能通過自己設計職業場景活動,虛擬人物身份,對教材進行開發。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請學生發揮想象,根據現有文本,進入職業英語教學場景,習得職業英語。
此外,中職英語教材中,提供的職業場景較為單一,可以提供職場人即學即用的實用句子較少。一方面,一個單元涵蓋一個職業場景的實用對話,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職業素養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學中,為了滿足學生職業英語學習需求,教師得進一步思考已有的職場背景知識,投放到課堂教學中。以貼近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為起點,進行職業英語教學。另一方面,其他版本的中職英語教材有改善,提供職業場景卡片。但是,教材中的對話為段落形式。操練句型得由教師針對學生學情歸納總結,輔助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完成相關職場英語表達。
4.以教材輔助參賽集訓,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2011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強調,加強職業技能競賽統籌管理。完善職業技能競賽管理制度、政策措施和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各種獎勵表彰辦法,統一各類競賽工作標準和程序。
針對中職英語學科的競賽,筆者認為,英語職業技能競賽針對職業英語應用能力。具體體現在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語言實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與應答能力等職業能力和愛崗敬業、有職業道德、安全生產等職業素養。這些職業素養的培養,應當落實在常態化的中職英語教學中。
從教材和教師兩方面著手,提升學生職業英語素養。為了幫助學生能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好成績,需要適合的職業英語教材。通過一個接一個單元的鍛煉,進行中職學生職業情感教育,包括“職業道德”,“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等等。綜合培養職校學生溝通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等職業能力。以中職英語教材為輔助,促進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此外,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參加比賽,近距離觀摩職業技能競賽場面,可以了解培養職業英語應用能力的落腳點。
二、小結
通過分析中職英語教材,結合中職教學實際,發現中職英語始終貫穿職場英語應用能力。同時,職業生涯規劃也融入中職英語教材。從中職教材《英語一》可知,省編中職英語教材遵循大綱的精神,從高一開始,就穿插與職場相關的英語教學。剖析中職英語教材,以多樣化方式用好教材,為職場英語教學服務,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職場英語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劉素琴.“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中高職英語類教材對比研究[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6,31(3).
[3]李娟維.淺談中職英語教學中職業素養的培養[J].職業,2015(5).
[4]錢媛.介紹一份教材評估一覽表[J].外語界, 1995(1).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