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紅
摘 要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學數學而不做數學題,等于入寶山而空返”。但作業出錯又是必然,而改錯效果差是現在初中學生存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這也嚴重影響數學教學的質量。只有把提高作業改錯實效性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來把握,才能使教學,練習,改錯相互促進,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故如何提高數學作業改錯的實效性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迫切的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認為有效的作業改錯是在結合傳統教學實踐研究的基礎上自主建構的一種綜合型的作業改錯方式。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作業改錯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1基礎性錯題做到有錯能糾
基礎性錯題即學生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性質的錯誤。我們可以采用學生發現,學生糾正,學生點評的方式讓學生自糾、自查、自評,如數學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而且運算屢屢出錯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如 3的平方等于6這樣的簡單錯誤,學生自己認真分析運算出錯的具體原因,找到其本質是把乘方運算實質弄錯。這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對復雜運算的時候,優秀學生介紹自己的有效經驗。第一、靜下心來,走好每一步,思維定勢和不認真審題容易產生運算順序的錯誤。遇到繁瑣的題目是不要畏難,沉著、冷靜地看清題中的運算數字和符號,確定運算順序再動筆計算。穩扎穩打,爭取不犯低級錯誤。第二、強化運算能力,運算順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能促進學習能力和智力的發展,也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正確率的重要保證。第三、堅持訓練,培養短時記憶能力。強化特殊數值的記憶.計算中的常用數和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這可以大大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總之在基礎性錯題改錯時,讓學生自己分階段地整理數學基礎知識,并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可以極大地促進數學的學習。
2中檔難度錯題點撥改錯
中檔難度題目就是經過不需要太復雜的思考或計算就可以解答出來的題目。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拿到部分分數,一般學生可能失誤而只拿到大部分分數,優秀學生一般則能拿到全部分數。這一類題目我們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改錯:
2.1教師保證高質量糾錯
題不在多,而在于精。充分理解題意,注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系,如幾何題中出現中點為條件時,可以復習中點的常見用法,輔助線的常規添加方式,爭取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同時注意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展開討論時讓學生再現思維活動經過,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以便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
2.2糾錯本落實
一些學生常常將糾錯本變成形式主義,不思考怎么算出的答案直接原封不動的將答案全部寫在改錯本上,缺乏自己的總結和經驗。那如何建立改錯本呢?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所以要建立正確的改錯價值觀,錯誤沒有什么,改了就能進步,就這么簡單。其次要學會將改錯本中的內容按照錯誤原因分類總結。比如哪些題是因為粗心大意做錯的?哪些題是因為概念弄錯的?哪些題是因為公式定理混淆做錯的?哪些題是因為對題目理解錯誤做錯的?哪些題是因為太難了,不會做?哪些類似題是因為老師教過解題方法,但是題目變了,不會舉一反三和變通造成的?相似的題在糾錯本上寫一個就可以,不要把所有題都寫上,既消耗腦力,又消耗時間,而且效率低。
2.3監督檢查改錯情況
少數學生會存在僅僅修改答案或結果然后就上交老師,過程不求甚解,只要湊到結果就好的情況。所以監督檢查改錯情況就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具體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檢查。
2.3.1分組檢查
分組檢查是學生作業改錯后,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在一起組成一個改錯小組,小組內互相檢查,并把典型例題的改錯的情況向老師匯報。這種改錯方式讓學生人人都動手、動腦和動口,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3.2教師隨機抽查學生改錯情況
教師對作業改錯情況進行抽查,了解作業和小組改錯的情況,對作業改錯中存在的明顯問題要復批或面批,對于作業改錯做得好的同學或小組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即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又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拉近了老師與學生距離,增強老師的親和力。
2.3.3指定檢查, 精批細改
教師不是對全部改錯作業作詳細批閱,而只指定部分學生的全部改錯作業或是一部分題目進行詳細的批改。這可以了解各個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況,看他們是否對錯誤知識都已掌握,以便對他們進行分類輔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3.4當面改錯
針對學生的知識差異,為了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對教學中的重難點練習,做到人人過關,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面對面地改錯,及時地指出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并要求學生馬上改正。
2.4復習
溫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較“經典”的錯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一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
3一錯再錯型題目的改錯
一錯再錯型題目往往是如中考壓軸題,此類壓軸題一般都是幾何與函數相結合的題型,難度較大。學生通常情況下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甚至在老師首次講解后都還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出錯一般分為解題思路出錯和計算出錯。首先,在解題思路上要引導學生審題時注意力集中,弄清已知條件、所求結論。思維應直接指向題目,力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教師評講時應與我們平時所講知識和方法相結合,對眾多的知識點進行拆分講解,逐個突破。盡量做到在通法通解的同時也要能一題多解。同時學生改錯也要求分塊進行,逐一解決,對每一個環節做到心中有數,并強化記憶每個知識點的特點和使用條件,力求對問題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總之,錯誤總是難免的。知錯不改,錯上加錯;知錯改錯,則不算錯。只要我們充分利用錯例資源,進行有效分析,引導學生發現錯誤后及時給予改正并總結出錯誤原因。提升數學作業改錯糾正的實效性,必然會更好的讓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及認識,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讓學生和教師充分感受到數學教學及學習帶來的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