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琳
摘要:音樂藝術鑒賞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與途徑。高中音樂教材選編了大量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優化課堂教學,引領學生步入高雅的藝術殿堂,就成了音樂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教學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本文就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創新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創新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與發展,音樂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在訓練學生審美心理、完善人格和激發創造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而音樂鑒賞課是高中音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也是促進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跨世紀合格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高中音樂鑒賞課是審美教育,因此,以審美為核心的課程理念應該鮮明地體現和貫穿在整個初中音樂教材的內容與形式中,突出教學作為師生共同體驗、感受、表現和創造音樂美的載體作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當前,高中音樂鑒賞課更應當緊密圍繞高中學生的音樂需求,關注音樂學習方式的變革,處理好審美能力培養與知識技能學習的關系,使音樂鑒賞課更好地發揮課堂這一“陣地”達到“美育”的目的。
一、突出音樂鑒賞課的“美育”功能
音樂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的審美活動以社會生活為基礎,與各學科尤其是社會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歌曲中的文學因素、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背景、地域風格,都包含著文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因此,音樂教學的內容應豐富多彩。重視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根據內容及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恰當運用各種形象的教學媒體,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感到親切、真實、有吸引力。此外,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不能脫離音樂的審美性。從音樂的審美表現特征出發,通過分析、比較等手段,積極引導高中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中的作用。例如,《音樂鑒賞》教材以音樂文化作為編寫主線,由中國民族音樂、中國創作音樂、西方音樂和亞非拉音樂四個版塊構成,充分體現了多元文化的價值觀,較好地體現了以審美為核心的課程理念。不同的情緒音樂可支配學生的情感方向,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這就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手法,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可能忽略的音樂的魅力。例如在《影視音樂》的教學中,為了突出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老師在新課開始時,首先選一段學生很熟悉的,只有演員表演而無對白的電影片段,如卓別林的喜劇或《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先去掉背景音樂給學生欣賞,再欣賞帶背景音樂的影片,讓學生進行對比,探究音樂在其中的作用,使他們自己發現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
二、自主參與性教學
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自主性參與學習是課堂組織教學的核心。“自主”是與“他主”對立的。音樂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人,教師是導師。導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當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學生當主人。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表達個人的情感,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教學的過程既有教,也有學,學習新的理念新的知識,向課堂學習,向學生學習,“知識不僅要通過學習來獲得,還需要通過溝通、交流來更新,一個人不僅要善于學習,還要善于向他人請教,借用別人的智慧。”上面提到,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也有向學生學習的地方,比如,在如今的流行音樂這方面,學生的確是知道的比教師多,包括歌手成長的經歷、風格特點、演唱的經典曲目等內容。這時我們應虛心向學生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體現學生的自主參與性,讓課堂活起來。
三、視唱主題音樂使學生記憶音樂作品的特點
主題音樂是整個作品的主要思想,是全曲的靈魂,當我們說到一首音樂作品時,我們總是記起代表和象征那首樂曲的主題旋律。為此,在鑒賞作品時,可以通過視唱、模唱讓學生熟悉主題旋律,并進一步分析主題旋律的音樂特征,為全曲的鑒賞作好鋪墊,如欣賞民族器樂曲《春江花月夜》時,首先讓學生感受作品,然后學習哼唱主旋律。這是一首典雅、優美的作品,全曲的主要旋律優美、舒展。主題音樂在不同的音樂段落里變化展衍,這一主題往往改變它開始的部分,引出新的因素,給人新的享受,然后歸結到同一結尾樂句。
四、音樂鑒賞課要給學生學以致用、自我展示的機會
學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通過音樂鑒賞教育,學生在賞析優秀音樂作品的同時,對民族音樂及外國音樂的經典作品得到較為充分的認識。學生只有對于不同音樂的題材和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使其在音樂審美方面初步具備對美的感知力、鑒賞力、創造力、表現力。高中生通過音樂鑒賞課聆聽和感受音樂,使他們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幫助他們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關系;為每個高中生音樂文化素養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此外,在培養高中生音樂創造力的同時要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合理的評價,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展現他們非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舞臺,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展示自我。在教學中,音樂教師要善于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鼓勵學生敢于嘗試,勇于創新,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能力的機會,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合理的評價。要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不能以教師的“權威”來否定學生的個性思維。
五、結語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們必須把創新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對于音樂鑒賞課來說,我們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使學生在創新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審美力、創造力和表現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及綜合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