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摘 要:本文介紹SPOC混合學習模式的概念、特點及發展情況,通過分析《民航基礎知識》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一種“MOOC+翻轉課堂”的SPOC混合學習模式,闡述該模式的實施路徑、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評價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內容,為SPOC混合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提供創新思路。
關鍵詞:SPOC;混合學習模式;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8-117-2
0 引言
《民航基礎知識》是高職院校民航專業的入門必修課,在專業課程體系里有重要地位。筆者調查了省內幾所高職院校,了解到大多數院校授課形式仍采用單一灌輸式教學,在該課程內容上不做細分,忽略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很少使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有些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使得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無法為后續學習打下有效基礎。
1 SPOC給《民航基礎知識》課程學習的啟示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這個概念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2013年他在edX平臺開設了“軟件工程”品牌課程,對本校學生以SPOC模式教授該課程,成效顯著。在國內,中國大學MOOC平臺最早推出免費的SPOC功能。清華大學充分考慮MBA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將在線課程和校內課堂討論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結合起來,創造性地使用SPOC模式進行MBA教學,這在全球商學院中是一個開創。
一些實踐性課程比如中醫等學科的相關課程并不適合以MOOC形式教授,相比之下,SPOC更具普適性。對《民航基礎知識》這種入門課程來說,教師授課時常面臨學生程度不一的難題。SPOC可以通過提前釋放部分教學內容讓程度差的學生可以提前預習,而程度好的學生則可以避免坐在教室里浪費時間。通過討論區的交流,可以讓程度好的學生幫助程度差的學生。SPOC幫助教師減小學生之間的程度差異,教師可以完全掌握學生的各方面信息,如個性、優缺點、學習進度、存在問題等,這樣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SPOC的創造性在于突破簡單復制課堂的方式,通過一種更為靈活有效的方式,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的結合。
2 SPOC混合學習模式實施路徑
筆者嘗試采用SPOC混合學習模式來對該課程的教學創新進行探索。概括來說就是采用“MOOC+翻轉課堂”的方式,根據專業需求對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有機分解,通過網絡和交互軟件建立《民航基礎知識》SPOC學習平臺,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和單一MOOC模式,實現課堂的無限延伸,建立學習過程評價新模式,充分考慮學生的獨立性和個體差異,使教師注重提高課堂質量,轉變知識創新模式,創造一種新的學習文化。
2.1 前期準備
2.1.1 前端分析
課程團隊進行課前調查,對學習者、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環境進行了解,解決“學什么”的問題;根據專業崗位能力要求,定制課程標準;分割知識點,設計教學單元,設計教學實施方案;制訂評價指標體系。
2.1.2 MOOC資源的設計與開發
MOOC資源的設計與開發主要包括知識點設計、方案制作、視頻拍攝、審核反饋、資源上線五個環節,其中重點環節是方案制作和視頻拍攝。
2.2 混合學習實施
混合學習活動設計以問題解決式教學設計為主線,包括MOOC導學、主題學習、學習拓展三環節。
課前學生在SPOC平臺的支持下進行自主學習,將MOOC作為預先任務布置下去,學生可進行自測;課中實施主題教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4-5個階段組織討論、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偏好和學習者的要求,自由設置和調控課程的進度、節奏、評分,更好地解決深入學習、課程完成率和學習質量等問題;課后學生繼續在SPOC平臺通過練習測試、總結反思等方式鞏固所學。
2.3 實施評價
MOOC學習評價過程主要采用學習者自評、系統評價和同伴互評三種方式完成,SPOC學習評價也可采用這三種方式,并且還可以增加更為靈活和人性化的評價方式。在SPOC混合模式中,學習評價主要是指在線學習評價。在線上學習階段,系統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可以掌握、判斷和評價,其中可能包括成績、進度、能力的增長等具體內容。教師還可根據面向過程原則進行評價,這樣比系統評價和同伴互評更為真實和客觀。
3 SPOC混合學習模式教學活動設計
SPOC混合教學活動是線上交流和線下小眾化實體課堂實施的結合,學習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教師作為課程資源的整合者和推動者,學生是學習過程的體驗者和學習者。SPOC混合學習模式可分為前期準備、混合學習實施和實施評價三個階段,以SPOC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式由課前MOOC導學、課中主題學習和課后學習拓展三個階段組成,具體分為八個步驟。下面詳細介紹以“2.2飛機的基本結構——機體”這一知識點為例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過程。
3.1 MOOC導學
基于SPOC小規模限制性的特點,學生課前要完成平臺注冊。
第一個步驟是淺層導學。學生在線閱讀教材,觀看《飛機的基本結構》視頻,了解飛機的主題結構名稱、功能、動作方式、配置方式等;
第二個步驟是深層導學。依據《自主學習任務單》,完成任務單上的任務,包括學生到實訓中心或機坪參觀飛機,以2人小組互相問答,在平臺的班級討論組展開交流,初步掌握學習重點和難點。
3.2 主題學習
圍繞“飛機的基本結構”這一主題進行學習和探究,圍繞主題不僅要完成既定內容,還要完成和主題密切相關的拓展內容。這一過程在傳統課堂進行,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這種方式更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但要注意根據學生層次進行分組,進行知識點遷移時也要考慮學生差異。
第三個步驟是教學點撥。教師依據任務單,對一些基礎問題加以解釋。
第四個步驟是確定主題。教師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提供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供學生進行知識點遷移訓練,如“起落架如出現故障不能放下,或在著陸時出現主(前)起落架折斷,飛機將會以什么姿勢落地?”等問題。
第五個步驟是合作研討。小組圍繞主題進行研討,分組闡述討論思路并互評。
第六個步驟是解析反饋。教師將學生研討的過程進行總結性評價,將問題解析進行反饋。學生在研討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如“可以采取什么應急救援措施?”,這個問題為后續的知識點“機場運營——應急救援”、“空中交通管理——地面指揮”實現遷移。
3.3 學習拓展
學習拓展環節是承前啟后的環節。通過課后測試和學習反思加深知識記憶,強化學習效果。多維度檢驗課程學習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信心。
第七個步驟是課后測試。該環節相當于傳統教學的“課后作業”,系統根據評分標準打分,并將該成績及時反饋給學生,計入平時成績。平臺記錄的數據可作為形成性評價的重要考量依據。
第八個步驟是深度反思。教師利用網絡媒體建立學習社區,為學生創設學習經驗分享的空間,學生根據教師推薦的學習資源拓展知識,更快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教師從學生反饋情況反思教學,調整后續部分的教學。
4 SPOC混合學習模式主要評價設計
雖然仍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線,但SPOC混合學習模式的形成性評價設計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和延伸。從課程方面來說,通過構建網絡課程評價體系,對SPOC課堂進行備案、監測和管理,具體包括后臺信息統計評估、課堂評價、學習效果滿意度評估等;學生方面,評價覆蓋課前導學、任務單完成、問題研討、操作訓練、課后測試等多個環節,使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得以提高。SPOC混合學習模式是以“網絡監督”和“課堂教評”相結合的方式建設新模式下的質量評價綜合體系。
參 考 文 獻
[1] 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35(01):85-93.
[2] 徐葳,賈永政,阿曼多·??怂?,戴維·帕特森.從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清華大學MOOC實踐的學術對話[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4):13-22.
[3] 張宙,吳欣.基于SPOC和TBLT的《民航商務英語》教學范式探究[J].科技通報,2015(04):26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