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艷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對學生素質要求的變化,學校的教學方式也要隨之做出改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導學案教學法是一種區別于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學模式,它注重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分析了分層導學案教學法的實際意義,并探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層導學案;初中英語;應用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在逐步推進,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也要相應做出調整。在初中英語教學方面,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個人英語能力全面提升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分層導學案教學法逐漸產生和發展。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方面能夠明顯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滿足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
一、分層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分析
在分析導學案的教學意義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和養成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科學良好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對英語學習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培養對英語的興趣,進而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模式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課堂教學也只以單純的知識和理論講解為主,教學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僅限于教師對學生“一對一”的提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難以得到保證。將分層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予以應用,從其本質而言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進,其最大區別就是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導學案式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將課堂知識通過學案形式展現出來,并借助導學案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指導,學生在這種英語教學模式下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具有更大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有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升初中英語的整體教學效果。
二、分層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借助分層導學案促進學生自學
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主要還是依靠自身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的“灌輸式”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但是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難以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很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長此以往,學生會表現出成績優秀但是學習能力低下。因此,教師要借助分層導學案的教學優勢,將教學內容通過導學案來呈現這樣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逐步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各項學習活動的主體,進而增強自主意識和自律性,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借助分層導學案實現差異化教學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表現出明顯的“一把抓”特點,各項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制定都是從大多數學生的整體水平出發。但是不同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能力、學習進度等諸多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教師這種“一把抓”的教學方式沒有體現出對不同學生特點的把握,這樣總會有部分學生難以在英語課堂上得到滿足。
3.注重對新知識的課后測試
在分層導學式的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的自學為主,教師不再像之前那樣決定整個教學過程的進展,而是要學生根據導學案自學的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效果和理論意義上都明顯優于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方式,但是為了進一步保證這一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進行考察,這就充分體現出課后教學內容測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師要根據每一節英語課堂的學習內容來設置相應的練習題,同時要保證這些題目在難度上具有梯度,以保證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在習題內容的設置方面,要盡量全面,保持題量適中。
分層導學案式的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種新型的初中英語教學法,它有效杜絕了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能夠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綜合英語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引入這一教學模式,逐步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儒珍.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使用建議探討[J].讀寫算(教研版),2014(17):169.
[2]欒慧.淺析分層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中旬),2016(8):129.
[3]沈羊華.“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上旬),2016(11):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