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注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語文世界是一個豐富的世界,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要自己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且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各種活動,從教學實踐中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興趣。把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做到課堂互動和課外互動統一。教師還應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不斷提高自我,并恰當引導和啟發,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提高成績,提高自身素質,學會做人等目的。
【關鍵詞】激情 興趣 感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054-02
一、給孩子一個“情感的課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孩子們課堂上度過的每一分鐘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我們的語文課堂究竟應該如何去翻閱孩子的生命。
(一)給孩子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著: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呢?我思量著: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與挫折,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我對于課文內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二)注重“興趣”
“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來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錄像與學生一同欣賞,當黃山的奇妙景象展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黃山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知道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奇石?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二、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一)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教學《烏鴉喝水》時,我們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請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這樣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別“告訴”他,他會知道得更多!
(二)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語文是母語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在生活中識字是很方便,很重要的識字途徑。
三、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一)把別人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時,我總覺得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我們北方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錄像展示美麗的水鄉,而后,我便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二)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假如》是一首非常美麗的兒童詩。“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假如…… ”我帶著孩子們一遍遍地讀著,細細地品味,孩子們簡直喜歡極了!于是,我引導孩子們:“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干什么?我們也試著寫寫美妙的詩句,好嗎?”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寫下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災區的小朋友畫一所漂亮的學校,讓他們高高興興去上學。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盲人畫一雙明亮的眼睛,讓他們看到五彩斑斕的世界。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在臺灣海峽畫一座橋,讓它與大陸早點連接在一起。假如……
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讓他們在語文世界里幸福的徜徉。
作者簡介:
王劼(1981.4-),女,山西運城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教導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