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順
【摘要】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興媒體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新興媒體中微信的發展最為引人矚目,本文以微信為例,分析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越性和不足的表現,提出推進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 高校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77-02
1.前言
當代教育者特別是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微信等媒介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充分發揮網絡陣地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微信以其文字簡短、即時、快捷的特點,被當代大學生所喜愛。微信傳播信息的速度、覆蓋面優于傳統媒體。但是事物具有兩面性,在受到大學生歡迎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問題。本文將以微信為例,分析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越性和不足,提出推進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措施。
2.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越性
2.1具有精煉性
和傳統方式相比,微信在文字處理方面追求簡短、精煉,這與當代大學生的審美要求相吻合。微信提供了不需要長篇大論就可以傳達的精煉信息,并將信息傳遞,節省了很多時間。
2.2具有即時性
很多大學生喜歡追求新潮,對于新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強,而微信給學生提供了隨時隨地可以迅速接受信息的平臺,第一時間就可以收到外界的信息。
2.3具有通俗性
傳統方式在傳播信息過程中,難免有拖沓的部分,有時用晦澀的語言進行描述,造成大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微信借助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文化,其內容和形式被廣大學生認可。
3.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3.1對價值觀的負面影響
在微信的發展過程中,各種網絡信息迅速充斥到學生的生活中。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階段,對其中很多不良信息還不能完全分辨,導致價值觀被混淆,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這是教育者不容忽視的。
3.2即時傳播對審核的難度
微信中信息具有公開性,消息即時傳播,這對監管部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消息在未經證實、沒有定論的情況下,發布者為追求速度和爆炸性,將未由監管部門審核的內容發布出去,這對還未形成穩定價值觀的學生形成不良影響。
3.3發布者個人素質的不確定性
微信使用方法簡便,對發布者的條件要求較低,使得信息的發布者無門檻化,由于對信息發布者限制較少,所以發布者個人素質也就具有不確定性,信息發布者在信息不完整或不實的情況下,將信息迅速傳播出去,很可能將在大學生中造成不良影響。
3.4 大學生對微信等終端媒介產生的依賴性
隨著網絡飛速發展,使得微信等終端媒介作為當今一種社會流行登上歷史舞臺,這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十分深遠。我們在看到微信作為信息終端的優勢的同時,一定要警惕大學生對其所產生的依賴。部分大學生自制力較弱,沉迷微信等網絡軟件導致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身心健康都受到不良影響。
4.推進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4.1端正對待微信的態度
利用微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深入了解微信的利弊,用正確的態度去思索、開發、利用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微信的優勢,以改善傳統教育的見效慢、說教意味濃等問題。教育者借助微信的及時性和普及率高的優勢,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機遇和平臺,進而成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新的切入點。
4.2與時俱進,建立健全高校微信體系
高校微信平臺在內容上應以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等作為主題進行發布。具體內容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流行的熱點話題,語言上要求幽默性、哲理性、平實性,再配上圖片、視頻和音頻,抓住大學生的興趣,迎合學生的口味,適時、適度地加人娛樂信息,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教育者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糾正、引導其思想上的偏差。
4.3加強監督管理,規范參與者網絡舉止
需要通過監管部門,完善網絡行為的法律法規,從社會各個層面加強教育監管、網絡語言行為監管,保證傳播消息的準確性,這將有利于控制學生對不良資源的傳播和接收。
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網絡上、傳統課堂上、生活中積極引導學生的思想,不盲目相信微信的消息。教育者利用微信終端媒介,發布一些內容具有正能量的消息,以開展討論等方式,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影響,規范自身言行。
4.4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導高校網絡信息
微信內容的公開性為教育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前,首先培養教師掌握使用網絡傳播的能力,加大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范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掌握網絡知識,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熟練使用網絡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吸引學生的關注,成為高校網絡信息傳播的引導者。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