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摘要】基于中職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與應用,本文就信息技術融合中職英語教學的應用原則和信息技術融合中職英語的應用方法兩方面進行闡述。將信息技術融合應用于中職英語課堂,既創新了中職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也為傳統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時也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為中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以期這種融合教學策略能夠對中職英語的課堂帶來變革和活力,試圖打造高效愉快的中職英語課堂,并能很好地輔助傳統教學,以適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和改革。
【關鍵詞】中職英語 信息技術 提升 課堂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095-02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使人們步入了互聯網+時代,為了適應這種節奏,教育部頒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結合中職學生對于網絡、電子產品和影音文件比較感興趣這一特性,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下面就從中職英語融合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原則和方法兩個方面闡述如何打造高效愉快的英語課堂,提升中職英語課堂的實效性。
一、信息技術融合中職英語教學的應用原則
1.以教學目標為中心的原則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在設計一堂課時首先要明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并且圍繞這一目標設計每一個課堂環節,無論形式有多豐富,必須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教師不能夠良好的把握教學重點,而是為了體現信息技術而胡亂堆砌,教學目標不明確,任務指示不明了,熱熱鬧鬧一場,華而不實,不能夠結合教學目標合理有效的選擇信息化技術,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的掌握相關知識,教學效果顯然十分有限。
2.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有了多媒體教學后,許多課堂出現多媒體課件主導整個教學過程的現象。教師一節課只需手握一只電子播放筆,按部就班呈現每一課堂環節。多媒體包辦了教師板書,朗讀,提問,總結,學生成了提線木偶,被動按照要求完成早早設定的每一項任務。一堂課下來好像環節完整,中規中矩,卻沒有了傳統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堂的突發性而激發出閃光點。現代教學提倡在教學中始終強調學生主體性和發揮教師主導性。因此,只有將信息化技術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合理化使用才能真正發揮信息化技術的長處,為提高課堂實效性服務。
3.簡單實用的原則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推進,全國范圍各類大小院校推進信息化教學大賽,許多學?;ㄙM大價錢創造數字化的軟、硬件環境,例如校園局域網、數字化教室、教學應用軟件平臺、教學資源庫等等。然而,由于教師隊伍信息化素養不足,實際應用率不高,導致資金投入大,硬件閑置的現象。筆者所在的學校屬于縣級中職學校,條件有限,到目前為止只有最基本的多媒體配件。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設定每堂課教學目標、重難點,根據實際需求,利用最簡單的多媒體一樣可以符合學生學習需求以及知識掌握,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出一個更為真實的語境?!皸l條道路通羅馬”只要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用心設計每一堂課,沒有先進的硬件支持,我們一樣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學習,將課堂實效性發揮到最大。
二、信息技術融合中職英語的應用方法
1.利用微課拓展課堂
自從微博拉開網絡微時代的序幕,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也應運而生,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微課具有時間短、主題突出、類型多樣、使用方便的特點使其成為傳統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傳統的教學,教師將主戰場放在課堂上,現代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微課的教學方式逐步推廣應用,把握課堂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場所、方式方法來進一步提高課堂實效性。根據筆者在實踐中的不斷摸索,微課類型有課前預習類、導入新課類、知識突破類、練習鞏固類和課后拓展類。以課前預習類為例:在教授教科社版中職英語第一冊Unit 2 This is my family單元第一課時前,筆者利用手機拍攝功能邊拍攝邊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房子布局,家庭成員及關系,后期剪輯添加字幕制作成微課并發布在微信共學群內讓他們提前在家觀看學習,并在微課中設置一些讓學生思考的問題。例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do they do?等,喚起學生們回顧初中時學過的有關家居、家庭成員和職業的詞匯,為新課做好充足的準備。課前預習實際上是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對即將要學知識進行有的放矢的學習,從而提高新課的課堂實效。再以課后拓展為例:教科社版中職英語第二冊Unit 5 Have you been to Qingdao?上完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rt A后,課后有一個Task 5要求學生根據圖片和文字談論蘇州和大連。筆者所教授班級學生根本沒去過這兩個城市,談論起來難免無話可說,生澀無趣,筆者將這部分改成學生們生活的城市。利用剪輯過的城市宣傳片,添加英文字幕,讓學生在課后一遍一遍觀看視頻,以導游的身份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城市,并用手機錄音功能錄制并上傳到微信共學群內,等待老師的點評。這樣的設計,不但讓學生鞏固了課堂中學到的重點句型,同時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學以致用,最大程度的提升課堂實效性。
2.推薦學習軟件,培養自主學習
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是教學發展的一個趨勢,隨著越來越多互聯網新技術被應用到教育領域,出現了不少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APP軟件。許多中職學生想要學好英語卻苦于無從下手。如果教師能向中職學生推薦幾款好的英語APP軟件,并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使用,將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一個很大的幫助。因此,中職教師除了課內教學外,還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集趣味性和學習性一體的APP軟件“授之以漁”,讓中職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例如:針對中職學生詞匯量少,記憶英語單詞枯燥無味,筆者推薦“百詞斬”這款配圖背單詞軟件。登陸百詞斬后的第一件事是選擇想要學習的課程以及完成時間,百詞斬會自動計算出每天應該學習的單詞量,當每日的單詞量學習完畢后,還可以通過多種游戲式助記模式,形象生動進行自檢。當然所有的英文學習方法都必須持之以恒,如果害怕自己不能夠堅持,還可以加入小班學習監督模式,讓學生養成利用碎片時間每天記憶十幾個單詞的好習慣,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好習慣的養成也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3.構建學習平臺評價模式
有別于傳統教學評價模式,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評價中更快速更便捷。中職學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機,QQ、微信早已是學生間交流的主要通訊渠道。教師利用微信建立共學群,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教師可以在群內發布預習任務,課后作業,拓展任務。學生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者小組合作利用網絡查找信息,或個別或小組協作的自主學習。然后通過微信共學群繳交視頻、幻燈片或電子作業,師生一起對每一個學生的任務參與程度、合作意識、作業質量給予及時的評價與反饋。在整個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用各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發揮著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的教學評價方式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課堂內外的主人,不再是“老師一言堂”,既發揮了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也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對中職英語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有目共睹。作為中職教師應該積極提升自身信息化技術的素質,堅持每一堂課以教學目標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并合理融合信息技術,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課堂實效性,讓每一個中職學生有興趣,有能力參與英語課堂并有所得。
參考文獻:
[1]趙嘉平 主編. 《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M]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2]林莉. 《媒體教學發展歷程初探》[J]《遠程教育研究》 2000, (5) ~ (6).
[3]王立非 著. 《現代外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4]陳煒超 《淺談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水平[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