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峰
【摘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提問的過程中能夠深入思考所學的數學內容,從而促使自身的數學能力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升。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能夠深入了解所教學的內容,積極吸收最新的提問教學理念,結合自身班級學生已有的數學基礎進行當前提問教學模式的合理優化。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學習數學基礎階段培養自身優秀的數學素養,并能夠在數學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本人結合自身多年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在數學課中培養初中生的提問能力闡述自身的觀點,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數學課堂 提問能力 教學質量 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130-02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提出一個有質量的問題比解決一個有質量的問題更加重要,這是因為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核心步驟。與此同時,只有當學生提出了有質量的問題之后,才能夠去探尋解決的步驟和方法,為解決問題做出準備,并能夠在解決問題之后獲得自身數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從而進入到數學學習的良性循環之中。
一、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意識到,學生只有處于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才能夠放松身心,拉近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并能夠積極思考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從而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疑惑,提出自身的問題。這個過程對于學生逐步提升自身的提問能力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師的重視。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并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趣味性課堂構建,如游戲教學,情境表演,翻轉課堂以及多媒體電子白板互動教學。趣味的教學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就可以輕松構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自然能夠在此過程中發散思維,積極思考,逐步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提問能力。
二、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思考,構建出提問的教學情境
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善于運用設置懸念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自身的引導下進行數學知識的思考,并提出相應的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具備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意識到學生的這一特征并加以利用。適當的教學留白可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想象和思考空間,在此過程中再加入一些暗示性的語言和語氣,就能夠起到促進學生思考并產生提問的效果。在進行懸念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意逐層替進,便于學生逐步深入所學的新知識中,這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提問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同時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避免產生揠苗助長的現象。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和“變量與函數”相關的內容之后,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學生的思考深度以及提問能力,給學生設計了如下的一道題目:現有一個矩形,其周長為50厘米,其中一條邊的長度為10厘米,請問這個矩形的面積是多少?這是較為基礎的提問,學生結合課堂所學能夠輕松解決。此時為了激發學生深入思考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我詢問學生,這個矩形的變長能變換嗎?如果這條邊是五厘米,十五厘米或者二十厘米可以嗎?其中面積最大的時候,邊長分別是多少厘米呢?此時學生就會積極展開自身的思考,并在得出結論之后提出問題:這類問題能否運用通用的方法進行解決?這是個好問題,結合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我設一條變長為X,面積為S,結合周長就能夠寫出通用表達式,此時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就能夠更進一步,自身提出有價值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相應正面的評價
學生在教師鼓勵提問的氛圍下為了表現自己自然會積極思考問題,力求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結合具體學習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果學生在提出價值不大問題的時候得不到教師正面積極的反饋,學生的提問熱情就會消退,自然就不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提問能力,從而進入到惡性循環之中。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產生,教師在每一位學生提出問題之后都需要表示贊同,并能夠認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學生表示期待,希望學生能夠提出更具價值的問題。由此,學生在得到教師反饋之后,自然能夠進入到提升自身提問能力的良性循環之中。
例如,我在自身日常教學過程中為了鼓勵自身班級的學生進行提問,通常會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采用如下的評價方法:對于有價值的問題我會說,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感謝你的提問,現在讓我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對于價值一般的問題我會說,感謝這位同學的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找出答案為這位同學解惑。由此,每一位學生的提問積極性都能夠得到提升,自然每一位學生的提問能力都能夠得到促進 。
結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提問能力鍛煉和提升,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提問質量。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深入思考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充分夯實自身的數學基礎,并能夠在數學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袁成良.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情境的設置策略[J].新課程(教師版),2016.2.
[2]沈建紅.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學數學研究,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