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傳
【摘要】在醫學專業上,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隨著如今醫學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對于醫學的專業性也越來越高,這使得醫學學生的學習任務也不斷增加。因為在如今的傳統解剖學教學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這樣的教學已經無法跟著現代化醫學發展的步伐,作為醫學專業中的重要學科之一的解剖學,也應該對它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才能為今后的醫學教育奠定良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解剖學 教學改革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256-01
1.解剖學教學改革的內容
我國對解剖學教學進行改革主要分為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1988年至1996年,在這一階段中,國家刻意將改革的重點放在了教學內容上,在解剖教學中把大體解剖學和神經解剖學分別進行教學。在大體解剖學上意在加強醫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把培養醫學學生的實際操作作為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在神經解剖學上采取了對基礎知識、理論知識的教授的改革方式。第二個改革階段是在1997年以后,國家把原來的神經解剖學分為了神經生理學、神經藥理學、神經內分泌學和神經分子生物學等幾個方面進行分層教學,這樣的授課方式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能讓醫學學生不僅僅能學習到有關解剖學基礎的知識還能讓他們進性神經性學科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為了適應解剖學教學的改革,改革中加強了對神經性解剖學知識的內容,并且把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編寫入改革后的教材中,讓醫學學生能最快的了解到關于解剖學的知識。這樣通過多年的改革實踐,不僅僅加強了醫學學生對解剖學基礎知識的認知,還在教材改革的方面擴大了醫學學生的觀察視野,從而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解剖學的興趣。
2.解剖學教學改革的策略
2.1在教學觀念上進行改革
在如今的解剖學醫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來看,對人體解剖學教學的改革并不是培養人體解剖學的工作者,而是在為醫學學生在學習解剖學課程奠定基礎。所以說在解剖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在教育觀念上進行改革,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把課程的完整性、系統性、有效性進行合理的整合,這樣在一定規律下構建有效的課程體系,使醫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職業能力。另外,教師在對解剖學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對于解剖學的課時數應該適當的進行減少,這樣在課程中教師通過整合課程,才能夠讓醫學學生學習到精簡的解剖學知識。
2.2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
在解剖學教學改革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專業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教師通過這一點制定不同計劃,進行設置教學任務給醫學學生進行講解解剖學的知識。例如,在神經解剖學教學中,神經解剖學分為了神經生理學、神經藥理學、神經內分泌學和神經分子生物學這幾個方面,這時教師就要對這幾個方面分別進行課程設計,保證醫學學生在學習內容上不會存在偏差。另外在解剖學教學中還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學內容上設置不同的教學難度,在解剖學教學上還要重在培養學生接觸尸體,辨認標本和器官體表投影的能力。
2.3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
解剖學在醫學教育中是一門基礎重要的學科,在教學中必須要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在教師對解剖學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時,必須要對學生的解剖學知識的實踐性技能進行訓練,其中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其一,教師在解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的教學,多讓學生走進實驗室,讓醫學學生在實驗室實踐的條件下通過觀察進行實驗,從而達到學習的良好效果。其二,教師在改革解剖學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還要結合教學的實際和醫學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臨床教學,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解剖學的知識進行解決臨床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其三,教師在進行解剖學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新科技多媒體進行教學,從本質上把靜態的教學變為動態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的形式慢慢的豐富起來,讓醫學學生自主的參與到互動中來,讓學生在學習解剖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思考,并且合理的運用到臨床實驗中,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
3.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革是一項重要且長期的工作,解剖學作為醫學教育中重要的部分,對解剖學教學的改革自然是不容忽視的。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改革既促進了學生在平時實驗實踐中訓練,還在解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上給予了學生很好的幫助。所以說,對解剖學教學的改革在本質上提高了解剖學教學的質量,還培養了醫學學生在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為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如今解剖學教學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曾永鴻,郭四清,劉金海.高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01):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