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初中體育快樂教學這一課題進行了論述,希望能給相關從業人員的教學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快樂教學;創新教育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快樂體育思想也應運而生。快樂體育思想與整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是離不開的。隨著我國越來越重視體育改革與發展,摒棄某些僵死、被動以及缺少樂趣的現象,使快樂體育的思想受到廣泛推廣。快樂體育思想是對傳統師生觀、教學觀、理性觀的變革。
一、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以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是最主要的,在體育教學中起著主導的作用,而學生只是被教育的對象,只能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習什么。這就導致原本是主體的學生沒有了主體的地位,無法發揮自己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這樣不但導致學生喪失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更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感受到教學的快樂,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有效性學習。
而快樂體育則把學生放到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的積極性。快樂體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為了保證和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充分調動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在人格特征中,興趣和動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每個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基礎、追求的目標以及學習方式和個性性格都不一樣,體育教師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適應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個體的不同進行更好的教學,因材施教,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學生,進一步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存在單方面的教學,而是雙向的甚至比較復雜的教學活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掌握著教學的方向、進度和教學內容。因此,體育教師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高尚的思想品德、高超的運動技藝,用活潑生動的形象教育影響學生,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他們的學習態度和自身因素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以前的體育教學認為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命令與服從、教與學的關系。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容置疑;而學生則應該對教師言聽計從。而快樂體育教學則強調的是師生之間應該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首先不能擺老師的架子,而應充分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學生犯錯要認真教導,不能責罵、諷刺、挖苦,讓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情感上的橋梁,從而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思想壓力。
三、追求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傳統的教學理論認為:“體育教學就是為了追求規范的運動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但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育出來的學生都是成人化:動作成人化、理論成人化。相信這些都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而快樂體育則認為快樂體育思想的根本精神就是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快樂體育與學生的個性發展存在著辯證關系,一方面學生在選擇運動項目和參加運動的積極性上,我們能了解到學生的個性傾向性和個性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在進行快樂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又能促進和幫助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能更喜愛體育,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這兩方面相輔相成,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同時對學生的智力、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方面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快樂體育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熱愛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和能力,從而使學生能有更好的學習態度和人生態度,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礎,進一步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體育教學活動本身應是快樂、有吸引力的
快樂體育教學藝術的本質是使學生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能快樂、自主、自覺地學習。所以,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的積極性是實行快樂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條件。只有充分滿足學生對運動的欲望,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對運動的欲求越高、越明確,那么在得到滿足后獲得的樂趣越大。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不能強迫和強制學生學習,而應該是引導和鼓勵學生,使他們能自發、自覺和自主地感受體育教學的樂趣。所以,體育教育應該積極實行快樂體育,用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新鮮、邏輯性強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使他們能熱愛體育,不斷地探究體育活動的樂趣,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
參考文獻:
[1]石峰.淺析快樂體育教育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影響[J].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5).
[2]孫輝.試論日本的快樂體育教學思想及在我國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1).
作者簡介:李小偉(1980—),男,漢族,籍貫:江蘇省連云港市,本科,學士學位,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中學體育教學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