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姝男
摘要:油畫是最為主要的繪畫形式之一,在世界藝術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畫家在油畫作品中通過色彩、光線、筆觸等來表現美感,因而本文謹針對其中的筆觸因素加以探討,首先闡述其演變過程,繼而對筆觸的審美加以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油畫;筆觸;演變;審美
前言:
油畫起源于西方,是西方最主要的繪畫形式,是以多種顏料進行調和之后,運用畫筆或畫刀等工具將顏料繪制于畫布之上,當顏料干燥之后,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光澤。油畫能夠通過顏料的透明性與快干性等特性,更加立體的表現畫中的形象。以往人們對于油畫的關注,大多將重點集中于油畫的色彩、線條及繪畫風格,鮮少關注油畫的筆觸,因而研究油畫筆觸與技法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油畫筆觸的演變
(一)文藝復興時期
西方油畫進入到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主題以宗教內容為主,相較于古典主義人物僵硬刻板,此時的油畫作品已經逐漸顯示出人性,畫中角色開始有了面部表情,而非一直維持呆板與嚴謹,也有以人為主題的油畫作品誕生,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等。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不再堅持古典主義對于筆觸的抗拒,而是有所改觀,也進行了一定的筆觸探索,盡管此時還沒有形成體系化的理論,但油畫筆觸中的和諧律動已經有所體現。
(二)巴洛克時期
文藝復興后期直至巴洛克藝術時代,西方油畫藝術依舊延續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主題,但愈發追求宏大、氣派的繪畫場景,這一時期的油畫作品大多用色大膽,筆觸狂放而有力量。有畫家將這一階段的油畫筆觸總結為長與短、巧與拙的巧妙融合。這個時期的油畫作品,在筆觸方面,通常反差較大,畫面晦暗的部分反而采用透明化的筆觸,并將暖色作為主色調。巴洛克時期的繪畫藝術已經意識到了筆觸的重要性,這一時期的筆觸相較于文藝復興時期而更加靈動。以這一時期的重要畫家魯本斯為例,其繪畫作品《阿瑪戎之戰》中,通過靈動的色彩與線條,將戰爭的激烈場面表現無疑,畫家運用灑脫奔放的筆觸和大膽的色彩,在繪畫中體現出了極為綿密的人物層次,以色彩和筆觸來表現激情,卻又不失其整體性。
(三)印象主義繪畫
印象主義繪畫主要產生于法國的19世紀60年代,以法國莫奈為代表。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尤其是光學的發展,在繪畫中的體現異常明顯。印象主義的畫作中著重于表現光線的變化,主要描繪自然場景中的瞬間景象,將繪畫作品的重點放在人的視覺感官上來。印象主義繪畫時期,畫家們意識到了繪畫筆觸對于表現繪畫形象、增強畫作表現力的重要作用,不同畫家的筆觸更加具有個性化與差異化,并不斷進行著新的筆觸的研究與探索。以莫奈的作品《翁費勒的塞納河口》為例,這幅畫作以暗淡、沉著的色調來鋪展,空間逐漸向深處打開,色彩相對和諧。在這幅作品中,莫奈以大膽的筆觸來增加畫面中水與云的視覺效果。畫家靈活而又巧妙運用筆觸來勾勒出塞納河口在清晨朦朧、蕩漾而又不失靈動的瞬息萬變的光影變化特點。
(四)西方現代派美術
西方現代派美術包括了20世紀以來的眾多美術流派,包括野獸派、達達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及立體主義等,由于流派眾多,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中的藝術特征差別極大。以野獸派為例,野獸派的繪畫作品中強調濃烈的色彩與狂放的線條,繪畫形象扭曲夸張,是畫家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受。在筆觸方面,這一流派的畫家筆觸狂野大膽,強調畫家的個性與個人價值,以表現情緒、宣泄情感為主要目的[1]。
二、油畫筆觸的審美
(一)筆觸的肌理之美
油畫筆觸的審美首先可以從畫作肌理的角度開始。對于油畫而言,其筆觸主要是通過繪畫顏料、工具及材料來表現的,繪畫筆觸的肌理會受到繪畫顏料的組成與質感的影響。不同于水墨畫或水彩畫,油畫繪畫中可以通過顏料的堆積來完成畫作,也可以將顏料薄薄鋪一層來體現不同質感。顏料不同、堆積方式不同,給人的肌理感受也就不同,顏料層疊堆積所產生的層次感與立體感,增加了欣賞者在觀賞畫作時的審美感受與體驗。例如,在創作自然場景時,就巖石、丘壑等更加講求棱角的繪畫元素,在創作中可以通過筆觸的調整來體現其凹凸不平的層次感。同時,繪畫過程中,畫家所選用的不同繪畫工具也會帶來不同的筆觸肌理與審美效果,體現不同的繪畫質感。
(二)筆觸的節奏之美
油畫創作過程中通過筆觸的合理運用,能夠體現其節奏感,例如,法國畫家莫奈的成名作品《日出·印象》中,畫家通過繪畫筆觸來對清晨薄霧中的朦朧景象加以描繪,并以凌亂而散漫的筆觸表現出色彩波動變化的繪畫節奏。油畫創作中,畫家的用筆習慣、創作速度、色彩變化、光學表現等因素都會影響畫作的節奏感,因而即便是同一位畫家,在不同時間創作的同一作品,其繪畫節奏也是不同的。觀者在欣賞畫作的過程中,可以隨著畫作的節奏,跟隨畫家的腳步來共同欣賞繪畫作品的美感。
(三)筆觸的情感之美
油畫作品中所體現的情感,也會通過油畫筆觸傳達出來。通常來說,畫家在創作中,通過筆觸、構圖、色彩運用等等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思維方式與世界觀、人生觀等,通過畫作將自己的審美觀念傳達出來,而受到畫家自身性格、經歷、觀念、習慣等內部因素,及社會環境、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不同畫家對于同一件事物的感受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通過繪畫作品表現出來,就是個人風格。畫家在創作中,會通過筆觸的變化來傳遞情感并表達心聲,將之轉化為藝術美感,通過這種方式,油畫作品中就更加富有情感,人們在欣賞畫作時也能夠通過畫作的筆觸來判斷其繪畫風格,感受畫家在創作時的情感變化[2]。
結語:
油畫的筆觸受到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背景所影響,從古典主義到西方現代派美術,油畫的筆觸經歷了一個從毫無表現到大肆彰顯的過程,人們通過欣賞油畫作品,從畫家的不同筆觸之中,也愈發能夠體會其中的肌理之美、節奏之美與情感之美,因而對于油畫創作者而言,如何通過筆觸來呈現畫作的美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鑫婷.油畫筆觸的演變及其審美分析[J].大眾文藝,2016(13)
[2]王曉雪.現代優化創作中筆觸的變化及審美研究[J].博覽群書·教育,2015,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