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銀
摘要:班主任是在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是負責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生活和教育等工作,是整個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班級管理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初中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教學管理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重視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不斷推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完善與調整,吸取往常班級管理過程中的經驗,讓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進步,并在班級中形成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融洽學習氛圍。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班主任
班級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單位,在學校層面的管理工作,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劃分的。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是學校與學生之間溝通的紐帶,班主任不但能夠體現出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的高低,還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人格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教育界對于班主任的作用愈發重視,如何更好的讓班主任進行日常的班級教學管理工作,成為了提升我國教育水平的重點問題。
一、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意義
1、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將學生進行系統化管理的重要工具。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班級的日常工作管理和教學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有充足的學識,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素養,要有端正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只有具備了以上條件,才能在日常的班級教學管理工作中對學生產生影響,從而樹立班主任在班級中的威信,更好的進行學生管理,發揮班主任在班級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并且,班主任在班級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要帶領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活動,通過活動中既能讓師生雙方進行深入的交流,又能提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讓整個班級形成融洽的氛圍。同時,班主任還要注重讓學生進行自主管理,通過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中來,讓學生能夠養成集體意識和自主意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2、班主任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讓學生正常進行學習和生活只是工作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班主任溝通和以身作則等方式,讓學生健康的進行成長,培養學生正確的人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班主任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注重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形成健康的心理。班主任要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認識到學生的特殊性,了解學生的特殊問題,明確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通過對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的發掘,給學生一條與其他人不同的發展道路。在日常的班級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在成績上產生良性的競爭心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更主動的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通過引導和培養,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能夠有所提高。
3、班主任可以聯合其他任課教師。在初中的教學模式中,通常由一科任課教師作為班主任,而其他任課教師只在上課期間才會來到班級,因此,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進行溝通也成為了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點。班主任要注重與各科任課教師進行溝通和協調,探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于出現問題的地方要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同時對學習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生要進行表揚,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要及時的了解學生們對于各科學習的掌握情況,結合自己對學生的了解,與任課教師探討合適教學方法,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雙方要有信任,通過雙方的溝通和結合,共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發展。
4、班主任是學校與家長溝通的紐帶。在初中教學模式中,家長與學校很難進行溝通,主要是通過與班主任溝通,才能了解小學校的教學情況,由于生活環境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往往會想要對學生的家庭狀況等方面進行了解,這也要通過與家長溝通的形式才能進行。家長與學校雙方要進行溝通和協作,共同探討對學生的教育方法,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對學生全方位教育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的發揮了班主任的連接作用,才能連接學生教育過程中的多個方面,進行協作教育,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革新途徑
1、革新教學管理工作的理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變化。在學生教育領域,對學生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因此,班主任教師要緊跟著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步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從工作中不斷的吸取經驗,進行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并不斷的吸收新時期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理論知識,通過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達到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學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的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水平就是班主任素質的直接體現,在新課程改革下,班主任要深刻的學習新課程體系的要求,做到重點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考量,降低成績的地位,重視學生素質教育,讓學生能成為更符合社會和時代的需求的優秀人才。
2、推行自主管理政策。由于初中生正處于叛逆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擁有極其強烈的自尊新和榮譽感,渴望自由,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因此,班主任應該基于學生的心理狀況,讓學生自主的對班級進行管理。班主任要設立相應的自主管理組織,在保障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的前提下,讓學生建立自主管理組織,充分的讓每個學生都加入到自主管理過程中來,提升學生對于班級的集體感和榮譽感,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來,既能減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又能滿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鍛煉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學習層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3、構建融洽的班級環境。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對教師存在敬畏感,從而讓學生對教師產生疏遠感,很難真正的與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也就導致了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因此,教師要通過構建融洽的班級環境,減少學生與教師的疏遠感,讓學生能夠敢于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讓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從而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并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開導和解決。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部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能夠加入到活動中來,從而讓學生與班主任產生交流,促進融洽班級環境的構建。
三、結語
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是初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班主任的管理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通過與任課教師和家長等多方面聯合,全面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使學生能夠全方面的進行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成為社會所需求的人才提供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陸錫文. 初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心得體會簡談[J]. 讀與寫雜志, 2014, 11(9): 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