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花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展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小學生有效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隨著現代新課改的實行,要求對學生展開教學時,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由于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因此教師在展開教學中首先就需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調動他們課堂學習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全新的教學方式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促進小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8-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49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現代企業對人才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國對現代教育機構提出了新課改的要求,促使在保障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的基礎上,還能夠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對小學語文展開教學的主要場所是課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關鍵部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教學的效率,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傳統的教學方法
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是有一部分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即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在臺下進行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整個課堂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時,課堂下的很多學生無法與教師所講解的內容產生共鳴,學生就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地方去。與此同時對教學中的知識學生理解不夠透徹,但是由于考試中會出現,促使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主要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整體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
(二)教學內容不充分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會提前準備教案,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案的設置,有效展開教學。但是在現實中還是存在教學內容不充足,甚至是教學內容與實際教學完全不相符的情況發生。主要體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對基本的知識講解,對語文課本重點知識的講解一筆帶過,而這些重點知識學生對此理解存在難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這一類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和反復鞏固,針對這種情況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不夠完全,影響整體的教學效率。
(三)課堂互動不足
在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互動不足主要是從兩方面體現,即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首先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一些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主要體現在課堂回答問題上和考試題目的講解上,促使教師無法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從而無法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完善教學方法和內容,影響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進行互動,促使整個班級的凝聚能力低下,同時還不利于團結、和諧班級文化的建設。
二、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情境教學法的運用
情境教學方法主要是指將書本中的知識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將這些知識內容運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為學生有效學習設置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融入到設置的情景當中,對出現的知識內容進行思考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使他們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如:教師在對語文《四季》講解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通過圖片對四季的風景進行展示,還可以通過四季變化的紀錄片視頻進行播放,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展示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對四季中的不同特點和內容進行回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引發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且運用有趣的學習方式和問題設置,提高整體教學的效率,還促使學生對展示知識的掌握和拓展以及能力的提高。
(二)合理設置,豐富教學內容
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準確掌握和有效運用,從而提升整體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還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對學生展開語文知識的教學,這些知識不僅僅是書本上出現的,還包含由這些知識延伸出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還應該針對這一內容進行豐富,并對這些內容進行合理設置,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拓展。如:在對《夏夜多美》文章進行學習時,在課堂開始前教師就可以通過短視頻的方式播放與夏夜相關的視頻,既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還可以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提前了解。其次是對文章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解,教師設置問題夏夜美在哪里,通過學生思考和學習對問題進行回答,最后由教師評價和總結,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
(三)小組合作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在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通過小組的方式,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內容時可以在課前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閱讀,并且得出初步的答案。最后根據分組的方式對學生找到的答案進行提出、分析和完善,并且每組派出一個代表對問題進行發言,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提高課堂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分組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優化。促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各有所長,并且通過小組討論和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提高班級團隊的建設和凝聚力。
三、結語
本文是基于對如何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的研究,對此進行研究主要是通過現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展開,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學方式過于傳統、教學內容不充分和課堂互動不足這三方面情況,促使小學生在對語文知識學習時興致不高,從而影響整體課堂教學的效率。針對這種情況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提出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主要是從情境教學方法的運用、合理設置,豐富教學內容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促使在開展教學時,通過現代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小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同時豐富教學內容,促使小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的拓展。最后小組合作促進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增強班級凝聚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賴雪梅.試論如何營造輕松的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氛圍[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74.
[2] 汪秋雁.如何構建有效語文課堂的教學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8).
[3] 牛玉秋,楊家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化策略[J].讀與寫,2016,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