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
摘 要:小組合作,就是以小組為單位,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從事某項工作。小組合作學習是現在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法。相對于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是作為單個的個體“單打獨斗”的教學方式而言,這種學習模式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達到了教與學的高效。
關鍵詞: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生能動性;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8-01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82
在高中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功能,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聽變為主動參與,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學習熱情,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擴展學生的視野,教學相長,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首先,班主任依據學生的性別、成績、興趣等方面的不同,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分組時,班主任應該是主導,要充分聽取各科任課教師和班干部以及不同層次的學生代表的意見,這樣才能合理分組。分組時,要保證組內優秀學生、中等學生、后進生搭配適當,以前后桌六人(依據班容量可以改變)一組為宜,其中兩名是優秀學生,兩名是中等學生,兩名是后進學生,便于課堂合作學習。
具體操作時,性別、成績好把握,但興趣、性格、特長等需要教師對學生有較深的了解。如果分組不當,如性格比例不當,課堂上會出現教師提出討論問題后,有的小組多個人搶著發言,有的小組只有一兩個人發言甚至冷場的現象。所以班主任分組時要慎重,而且要在一定時期內(兩三次小組活動后)對各個小組做一下綜合的考量,看一下分組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及時調整。但不能總是調整,這樣不利于小組核心凝聚力的形成。
其次,每個小組要選出一名組長,負責組內一切活動安排。如果組內成員較多,例如我們班班容量大,九個學生一組,所以每個小組除了大組長外還設有各科小組長,主要是選擇某科成績較好的學生,這樣大家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互相合作幫助,最終形成合作,達到目標,共同進步。
九個人的小組,分工一定要合理,大組長是“主管”,學科小組長負責相關學科的一切活動。另外,還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置“記錄員”“展示員”等,但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以及為了培養他們的全面發展,角色設定要定期更換。
再次,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相當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小組活動能否順利持續進行。有效的評價機制可以增強小組成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而且評價機制不能是單一的,應是多元的。應該設置不同的獎項如“最佳表現小組”“最有見地小組”“最佳發言員”“最佳展示員”等等。相反,如果評價太單一,單純的以成績來評判的話,容易造成惡性競爭,不利于各個小組的均衡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的好處很多,它能夠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強化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強調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參加小組活動,這樣每個成員都會有非常高的積極性,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人人都盡其所能,匯集集體的智慧,問題就會變得較容易解決;小組學習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在自由氛圍的熏陶下,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會大大提高。
下面我詳細談談小組合作學習對于集思廣益,提高學習效率方面的促進作用。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學生都有求知欲,表現欲,都希望在小組內能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能夠將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現出來,更希望在與別的小組的競爭中獲勝,因此每個成員都帶有極大的熱情,這樣,大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問題就高效了。小組合作學習為每位學生參與學習提供了機會與可能性,為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增強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就采用了這種形式,并切身體會到它在這方面的作用。每個學生由于自身的差異,他們掌握的語文知識有多有少或者他們本身的語文素養有高有低,有的學生擅長現代文,有的擅長詩歌,有的擅長文言文,有的擅長寫作文,有的擅長背誦等等。這樣在學習不同的知識時,學生能夠各盡所長,把每個學生的意見綜合起來,一個思想與另一個思想的交換,換來的是兩個或者多個思想,那么幾個思想的交換必定收到集各方之精華,讓思想的閃光點更加熠熠生輝的功效。
例如,在教授《廉頗藺相如列傳》時,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這一課上得“輕松”而高效。以前授課,我只是“干講”,一節課下來,自己“躊躇滿志”卻口干舌燥,學生是否掌握卻不得而知。如今,我把課文分給班里的八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部分課文內容。首先小組內部要“集體備課”,我給他們點出基本的備課內容:字詞的解釋,句式的分析,句子的翻譯,人物形象的分析等等,其他的他們可以自由發揮。小組成員有查字典的,有查以前課本的,有查筆記的,有負責記錄的,我穿梭于其間,他們有實在解決不了的,我提供一下幫助。學生忙得不亦樂乎。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在小組成果展示的階段,我真正見識了學生力量的強大,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大于我對他們的認識,尤其是經過小組成員的集思廣益,成果更加全面而權威。在這堂課上我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課堂學習成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間能夠平等對話與交流,真正體現教學的民主。
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個體之間單純的競爭關系改變為小組內部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外部競爭,激發每個小組以及成員的積極能動性。這將傳統教學中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他們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其實,小組合作的形式不止應用于學習中,在班級管理的其他方面也能發揮非凡的作用。即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單位,方方面面都是以此為單位開展。而且每一項工作都要用分數量化,計入總分,每周一次小總結,每月一次大總結,而且要有相應的獎勵:獎狀和必要的物質獎勵。我在具體實施中主要有四方面的評價:學習成績,小組活動表現,衛生(宿舍衛生、教室衛生、個人衛生),思想品德。
小組合作,集學生思想之精華,讓學習變得高效。
參考文獻:
[1] 韓立福. 小組合作學習概念重構及其有效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09(10):3-6.
[2] 鄭華偉. 高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