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軍芳
摘 要:科技日新月異,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滲透到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對于七年級這個初中第一學年的學生來說,微機課必不可少地成為必修課。它不同于其他學科,更注重創新和實踐。同樣,對于七年級教師來說,他們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也要與時俱進,在微機教學方面,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將微機課上成一堂既生動活潑,又學用不誤的信息計算機課程。
關鍵詞:微機教學;七年級;高效課堂
在信息化浪潮的沖擊下,學生在進入初中階段學習時,其實對計算機已經十分熟悉了,甚至有的計算機天才對信息技術有著非常精通的掌握,這是我們開展課程的基礎。但這也造成了學生在學科水平上的參差不齊。這要求教師提前了解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教學預案,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
一、提前備課,設計課堂
教師授課一定要有備而來,對于學生的基礎差異、課堂的大綱要求、課程的授課方式等要全部通過課前的備課來精心預設,從而達到課堂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七年級學生的興趣特點、知識水平、個體差異等展開教學。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選擇相應的教授方式,深入淺出,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其中,探究知識的獲得與創新應用,促進計算機知識與能力的共同進步。
二、課堂要注重互動交流
微機課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應用創新、互動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如,在教學Excel使用時,要求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制作一個電子課程表,并通過網絡發送給老師。然而,有的學生在使用計算機時,由于網絡問題導致計算機課上的表格不能發送。這時一位學生建議:用網上鄰居來共享文件吧!這位學生熟練地完成了文件夾的共享,不但發揮了對計算機知識的運用,也發展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特長。
三、課堂要注重實際運用
理論聯系實際,微機課應注重解決應用中遇到的問題。按照課程目標,可以把微機課分為基礎型和應用拓展型。一方面給學生建立起系統的計算信息技術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也要對學生的計算機素養和應用能力提出要求。如,我們借助Word文字處理工具完成了一篇小作文《微機課的應用性拓展》讓學生創造性地去完成。一方面拓寬了微機課學習的思路,另一方面還將學到的計算機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雙重學習的作用。
其實現代社會的畢業生,沒有運用好信息技術來處理和分析實際問題是不行的。時代要求我們必須熟練掌握這門科技,所以在七年級微機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引導學生會學、會用。
四、課堂要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
其實微機課在教學中運用最常見的就是多媒體教學,這種方式在教學中已經得到較大的普及。微機課的這項技術應用給學生的課堂帶來了聲、光、電的新型教學,能形象直觀、迅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信息獲取的能力加強,更富于探索和創新性。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設計授課方式和內容,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學習,如:讓學生搜索網址,找到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也可以在網上搜學科復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發展快速檢索信息的能力。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運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提出一些問題假設和作業任務,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通過此過程中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來達到教師引領式教學、學生創造式學習的學科目標,掌握探究性教學方法的教學任務。
五、多元評價,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微機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學習可能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所以,對于教學評價,教師也要學會多元結合,區別對待學習效果。減少過于標準化的評價,多一些彈性目標,如,學生在利用PS設計學習制圖時,教師不能僅從整體設置很美觀去評判,還要從使用工具的專業性、準確性,以及生成圖片的標準化程度來綜合考量。評價要以鼓勵為主,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包容。不要定性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重視新教學目標大背景下教學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構建充滿生命活力與激情的信息技術智慧課堂。
教師也要重視信息技術課與其他學科教學的相輔相成,重視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為其他學科提供工具性支持等,從而使教學最優化,學科實用價值得到有利發揮,達到學科教育合力的作用。
總之,當今時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更替是非常迅速的,作為七年級的微機課教師,一定要學會與時俱進,技術更替的同時,我們的教學內容和教授方式也要隨之革新,努力讓學生更好地學到最新最實用的信息科學技術,最大限度地改變傳統重教不重用的做法。對于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從實用性方面都得到了最有利的促進。
參考文獻:
[1]李麗.淺談信息技術課教學[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2010(5).
[2]王懷亮.談談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J].新課程導學,2012(3).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