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蓉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使“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閱讀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不應完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要構建有效的閱讀教學課堂,還得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fā)。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就要以有效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初步感悟文本,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合作探究,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學習興趣,生成體驗和感悟,這樣才能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展開。
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學生的閱讀興趣能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開展閱讀活動,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以往的閱讀課上常常將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字詞與語法方面,不注重引導學生感悟文章思想情感,使學生很難對閱讀產生興趣。因此,教師應該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文章內容,準備相關素材,為他們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的感受更加直觀,從而提高閱讀興趣。例如,一年級下冊《春雨的色彩》這篇文章,教師要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生活經驗不足的問題,準備一些春雨及雨中景物的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春雨飄灑、萬物萌動的情境,或者下雨時帶領學生一起看雨,增加學生的體驗。這樣,學生將對雨中萬物的色彩產生形象的認識,更有興趣品讀文章中的描寫內容,理解層次會隨著情境的創(chuàng)設而提升,從而起到強化閱讀效果的作用。
二、讓學生閱讀時展開想象的翅膀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則是知識的源泉??梢?,對于教育者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多么重要。然而,長期以來受功利主義思想影響,我們的教育者大多數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一切僅以紙面的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積累。如此的教育現狀,折斷了多少學生想象的翅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放在首位,讓學生大膽地展開翅膀,翱翔于語文閱讀的廣闊天空中。培養(yǎng)想象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幾乎每一篇課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圖,課文的插圖是形象化的語言含蓄表現,其內涵豐富,容易引起想象。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特定的音響、畫面來激活學生的感觀,有效地誘發(fā)學生的想像力,開拓學生的思維,活躍學生的想像力。還可以引導學生依據文章的內容想象情景,創(chuàng)設情景,從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窮人》一課,我設計了兩次想象:一次是學完第一部分時想象,如果內心忐忑不安的桑娜就在你們面前,你想對她說些什么?一次是“快去!別等他們醒來,”根據這句話,我讓學生試想如果孩子醒來后會怎么樣?從而體會到了漁夫的善良。在閱讀上,教師可啟發(fā)想象文章或詩詞中所描寫的人物或景物。
三、設置問題,引導合作探究
在學生初步閱讀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學生完成“導學案”的情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及時給予指導。以人教版語文第七冊課文《五彩池》的教學為例,教師先出示精美的圖像,配上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讓學生討論觀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然后提出問題:“你看到了五彩池的什么?是從哪里看到的?你還看出了什么?說說你的體會?!睂W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交流學習所得。教師繼續(xù)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你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苯處煶鍪菊n文句子“有的上邊的池水??有的一個水池呈現出多種色彩??”并追問:“五彩池的水還有其他顏色嗎?這些水真有這么多顏色嗎?為什么能呈現多種色彩呢?”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后要先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分析解決問題,然后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展示,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情況進行反饋,以精講的方式突出課文的重難點。
四、多引導,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
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學會靈活多變的、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
1、略讀法。這種方法就是根據學生學習或寫作上需要,有選擇性地閱讀相關篇章或相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2、精讀法。精讀法就是對文章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對語言雋永,情節(jié)生動的文章,教師可以這些文章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文章不發(fā)音地快速地讀。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默讀法能用最少的時間獲取較多的信息。
4、摘抄評價法。這種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最優(yōu)美的詞、優(yōu)美的句和段摘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平時要求學生不拿筆不讀書,不動筆不讀書。還可以在報刊雜志上,將其中好的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
5、寫讀書筆記。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后,經常寫日記或讀后感。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想法,并在課外閱讀活動課上進行交流。這樣學生的讀、寫、聽、說緊密結合,閱讀能力就能很快地得到提高。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課的作用不言自明,教育者需要進一步探索提高有效性的方法。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已經逐漸展露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教師要順應趨勢,利用好興趣激勵法、課堂提問教學法、拓展課外閱讀法等全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的質量,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閱讀課的功效。
參考文獻
[1] 賈玲.研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27).
[2] 任麗艷.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4).
[3] 劉玉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層次論[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S1).
[4] 高本大.用心掌控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四個基本元素[A].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匯編[C]. 2010(07).
[5] 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03).
[6] 啟華.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教學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7] 鄒木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痼疾種種――以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小學調查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