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梅
摘 要:音樂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而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最重要途徑就是進行音樂欣賞,究竟怎樣才能讓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呢?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欣賞活動;精彩總結,拓展提升學生的欣賞源。
關鍵詞:音樂欣賞;趣味教學;策略
隨著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而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最重要途徑就是進行音樂欣賞,于是音樂教師們對上好音樂欣賞課非常重視,查資料、做課件、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認真進行欣賞教學,可是,教學效果并不好,學生在課堂上不是交頭接耳講話,就是對所聽音樂無動于衷,或者干脆睡覺或寫作業,使得欣賞教學成為上課老師的孤芳自賞,達不到應有的目的,這使得老師們很頭痛。究竟怎樣才能讓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呢?我結合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談談體會。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欣賞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激發一個人積極、主動參與某種活動的最佳動機,而欣賞音樂活動主要靠聽,相對唱歌來說較安靜,長時間聽也較枯燥、單一,加之聽不懂音樂所表達的內涵,更易讓學生走神,所以,激發學生對將要欣賞曲目的興趣就更加重要。激發興趣有很多種方法,如欣賞歌劇《今夜無人入睡》我采用故事法導入;欣賞《二泉映月》我采用請學生講述阿炳身世法導入;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我采用繪畫法或展示圖片法導入;欣賞蒙古族民歌我采用聽辨蒙古族長短調民歌片段比較導入,還有直接導入、猜謎導入、提問導入等。這些方法有的可以讓學生提前對所聽音樂的內容、背景、內涵、風格和特點等有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在欣賞時就會加入自己的理解,能初步聽懂音樂;有的設置疑問,激起學生一探究竟的愿望;有的創設情境,馬上吸引學生進入音樂意境??傊?,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取適當的方法,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使學生覺得即將聆聽的音樂很有趣,愿意去聽。
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欣賞活動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時間的藝術,具有稍縱即逝的特點,學生在聆聽音樂時稍微走神,所聽音樂就不完整了,怎樣才能吸引學生全神貫注地聆聽音樂呢?我想設計不同的音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所有的感官,就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音樂欣賞。這些音樂活動可以是隨著音樂打節奏、節拍;隨著音樂唱主題;隨著音樂即興跳舞、律動;隨著音樂即興表演;隨著音樂畫畫;聽音樂看視頻;用樂器為音樂伴奏等,這些活動改變了單純聆聽音樂的方式,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中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學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不過這些活動對于初中生來說是淺層次的音樂欣賞活動。
對于身心發展正處于第二高峰的初中生來說,他們已初步具有自己的思想,看問題有自己的觀念,而音樂又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語義性特點,不同環境、不同生活經驗的人聽同一首曲子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在平時的欣賞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和思考,期待學生能夠領悟作品的內涵,思考人生、品味生活,體會音樂表現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進而提高初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鑒賞等審美能力。如欣賞《二泉映月》時,讓同學結合阿炳的身世,寫出不超過50字的聽后感;對比欣賞二胡版《二泉映月》和吳祖強改編的弦樂合奏版《二泉映月》,說出它們在表現手法和藝術效果上的異同。我想無論哪種音樂活動都要圍繞所聽音樂進行,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另外,還要注意語言簡潔、組織有序。
三、精彩總結,拓展提升學生的欣賞源
何謂欣賞源,源是源頭的意思,欣賞源就是激起學生欣賞的源頭,這一源頭就是要有深邃的思想和敏銳的感受力,能夠在常人所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現美,這種能力要在老師的引導中培養。而總結歸納是進行這一培養的有效途徑,總結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可以是對本課或本單元所學內容在人文主題方面的總結;可以是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總結拓展。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海濱音詩》中,在輕柔的《海濱音詩》背景音樂中,我總結歸納:本單元向我們展現了不同作曲家筆下不同的大海形象,抒發了各自不同的情感內涵,而“海納百川”這種寬廣無比的胸襟,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像大海一樣不畏生活的艱難險阻勇敢前進,讓我們揚起生命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在這些總結拓展中去點燃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的火種,為更好地欣賞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適合教學內容、適合學生,有利于提高教學趣味性和教學效率的方法和手段,都是好的策略,都值得嘗試,愿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探索出更多、更好、更適合欣賞教學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沈丹.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5(11).
[2]許麗娟.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初探[J].音樂時空,2015(23).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