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國陽
摘 要:在當下的素質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化,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數學知識的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競賽活動;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一、競賽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功能和地位
1.基礎性
數學競賽活動還是建立在《教學大綱》的內容范疇以內,其仍屬于比較基礎的內容。通常情況下,競賽內容基本是以課本上那些能力拓展練習的問題為依據,這些問題本來就是為那些在學習中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的。通過知識競賽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還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引申,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2.趣味性
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興趣是生長中的能力的信號和象征。興趣顯示著最初出現的能力。因此,經常而細心地觀察兒童的興趣,對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而小學數學競賽活動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中的興趣。當學生了解到各種奇特巧妙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時,他們就會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主動投身到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思考中,通過對數學知識以及理論的思考和教育,既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的艱辛和困難,還可以使其感受到解決數學問題后的驚喜和樂趣,進而使其養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競爭性
在現階段以及以后的社會發展中,競爭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競爭也是社會發現的必然趨勢,因此,從小為學生灌輸競爭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心理學家托倫斯曾對競爭性對學生的影響進行過研究,通過研究表明當學生處于競爭環境下他們的思維能力、清晰性和流暢性等方面都要好于非競爭條件下的學生。競賽活動就屬于一項具有競爭性的活動,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進而促進學生競爭意識和上進心的增強,以實現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刻苦學習精神的目的。
二、競賽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將競賽活動與小學數學教學緊密結合
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學會對競賽活動的應用,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完成競賽計劃的編制,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有序的教學環境,寓教于樂,使學生在玩樂中就可以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增強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以達成數學學習的目的。在當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從基礎數學知識方面進行數學教學,在增強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合理開展數學競賽活動。將數學知識從淺到深、細致有序地傳授給學生。在基礎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需要注意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面相所有學生的,需要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且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其在學習中的困難,為其進行有針對的指導,以幫助其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教授“乘法口訣”這一課時,可以采用接龍的方式,在規定時間內讓學生互相提問乘法口訣,以提高學生對乘法口訣的掌握能力和思維反應能力,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可以給予表揚或者小紅花獎勵。這樣就可以把競賽活動與小學數學知識有效融合到一起,進而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2.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開展小學數學競賽活動
在競賽活動的應用中,教師必須貫徹素質教育理念,這是競賽活動的根本和關鍵所在,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了有效實現這一目的,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具體情況和問題,合理設置競賽內容,使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到競賽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競賽的作用和功效,以促進學生良好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其主動投入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鉆研中。
3.活動后進行科學總結和評價
在數學競賽活動結束后,教師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總結評價。以公平、公開和科學的態度完成對競賽活動的評價,以確保學生能對活動的結果進行正確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對其中出現的不足和缺陷進行優化和完善。教師在進行總結和評價時,需要注意言語措辭,盡可能使用比較生動和有親和力的言語,以免影響學生的情緒。
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化以及新課程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實,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重視對教學模式和理念的改革,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采用差異化培養的方式實現學生的有效培養,不斷增強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競爭意識,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保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常雅麗.開展小學數學競賽推動數學素質提高[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3(22):90.
[2]賈士國.活動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5(9):16.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