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敏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少數民族山區教學誠然與城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能夠提高少數民族山區教育的質量,必須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多媒體設備的積極作用,貫徹“公平教育”理念。重點以少數民族山區小學數學教育為基礎,探究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其中的運用。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少數民族山區;小學數學;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整體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但少數民族山區由于師資局限、教學理念落后等問題,與城市教育一直存在較大差距。為了能夠拉近與城市教育間的距離,提高山區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向更高的平臺發展,我們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多媒體設備,從而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點與難點,很多學生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而融入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在課堂導入環節集中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開展信息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就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讓文字、數字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更加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包括多媒體情境、故事情境等,從而讓學生自主觀察問題、探究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生活素材,例如地磚、黑板、文具盒、橡皮等的圖片,在正式上課之前在多媒體中呈現。之后教師根據多媒體中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大家知道你們家是多大面積的嗎?”“是怎么得出的呢?”通過教師的引導,再加上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學生勢必會進入沉思中,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之后,教師可以將引導內容轉向正式教學內容,同時也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教材中。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讓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采用板書講解知識,使得本來就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抽象。但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呈現出來,經過教師的優化與加工,從而制作出一個體系課件。幾何知識可以說是學生最為頭疼的知識之一,特別是高年級的梯形、平行四邊形、圓形等知識綜合性非常高。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能夠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對于山區孩子來說,他們普遍對幾何知識缺乏概念,在這里融入多媒體設備更加重要。
例如在“圓的面積”的教學中,很多山區學生雖然對圓有概念,但是對圓的面積卻缺乏概念,如果單單提出πr2,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奧妙或含義,在做習題的過程中也是依葫蘆畫瓢地套用公式,如果遇到一些“轉彎”題,學生將變得無能為力。而通過信息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圓的面積的形成過程制作成動態圖或短視頻,視頻內容為:半徑變成直徑、直徑圍成周長、周長乘以半徑的形式,也就是“半徑—直徑—周長—面積”的形式,從而加深學生的認知程度,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圓面積的由來,這樣學生才能夠將公式進行拆分,在做一些綜合性幾何題時才能夠更加靈活。
三、從學生與教學實際出發,提高信息化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針對山區孩子教育,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必須要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從而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針對教材內容、學生的認知程度,合理制作教學課件,并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最簡單的“加減法”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視頻播放大型超市日常運作情況,播放內容主要為人們購物、收銀員收錢,從而創設一種超市購物的情景。這時,教師可以采用活動教學模式,將班級構建成“超市”,讓學生扮演顧客和收銀員,在活動中“顧客”會分析身上的“錢”以及商品的“價錢”,“收銀員”需要給“顧客”找錢,并計算“商品”的總價格。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綜上所述,在少數民族山區教學中,由于數學科目是小學教育中的難點與重點,很多學生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通過構建信息化教學課堂,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尹龍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37-38.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