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寶元+馬穎君
摘 要: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每日的工作內容之一,而班主任更是班級管理中的靈魂人物,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但是,班主任一般身兼多職,在管理班級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科知識的教學,實在力不從心,為此,倡導學生自主管理就顯得尤為必要,并且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這既是對教師管理能力的鍛煉,更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提升。
關鍵詞:班級管理;小學階段;自我監督
提升班級管理質量是每一位小學班主任共同的愿望,為了能將這一理想轉變為現實,我們在實踐中做了不少的教學探究。在新論的教學改革中,創新管理模式,關愛學生生活,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尤為重要。但是,一人之力畢竟有限,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的良策還須從學生自我監管入手,以下從小學班級管理教學實踐出發,探討如何實現小學生自我日常監管,望對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一、在民主表決的基礎上,建立學生公認的班規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集體再小,也是一個由多人組成的小團體,要想維持日常良好的運行機制,沒有健全的規則、秩序是不行的。學生可以根據這一依據判斷某位同伴是否行為超越了班規規定的界限,而超越之后又將會得到怎樣的處理。否則,人人都各行其是,各自為戰,又如何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班規的建立應當建立在民主、科學的基礎上,因為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情況,比如有的小學生經常遲到,還有的學生存在早退的現象,那么在制定班規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給出學生班規制定的意見,讓學生分析是否合理,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如果發現班規哪里存在不合理之處,也可以及時開展班會討論,讓學生自行修訂班規,以多數服從少數的原則,表決通過班規的建立和修改,如此,小學生日常有章可循,對于提高小學生日常的自覺性具有很大的幫助。
二、民主選舉配合教師指定,選拔管理班級人才
班主任雖然是班級管理中的靈魂,但是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教室陪著學生,而當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由誰來領導整個班級呢?這便需要一批班級管理人才幫助教師完成輔助管理的任務。即通過設置不同的職位如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紀律委員等來達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的班級管理目的,從而實現學生自主監督管理班級的效果。但是承擔這些管理任務的學生都是怎樣誕生的呢?總結來說,歸納為三種方法:其一,毛遂自薦,即學生自己推薦自己,有些小學生具有管理班級的興趣,很希望能夠通過實踐管理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其二,通過班級內部投票選舉,這是最為民主的方法,并且在實踐中也是應用最多的一種。其三,班主任指定,這一方法應當建立在對所有學生具有一定了解后,而并非在剛剛認識學生時,如此經過這三層的篩選最終確定的就是班級內部的管理小分隊,他們的職責就是在班主任不在的情況下,監督和保證班級正常的運行秩序。
三、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模范學習形象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由于長時間和學生相處,難免會將自身的一些行為習慣傳遞給小學生,而如果是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準時來到教室上課,這便體現了一個人的守時觀念,是誠信的表征。這種良好的習慣傳遞給學生,有助于小學生今后的成長,也便于班主任開展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比如開班會時,每一位同學都能準時到場。但是如果是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那么首先對于教師來說,是嚴重損害教師形象的,愧對于太陽下光輝的職業這一美稱,其次,在潛移默化中還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實踐中,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做好模范帶頭形象,約束自身行為,提高教學素養。
四、設置班級“建議箱”和“檢舉箱”
此外,我們還要在班級內部設置兩個十分重要的板塊,那就是班級“建議箱”和班級“檢舉箱”,設置建議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班集體秩序、班集體文化等,學生個人或者學習小組給予班級的良好建議,為班級出謀劃策,讓整個班級變得越來越好,學習氣氛越來越濃。而設置檢舉箱,則是為了更好地監督各個班級領導小組成員,班主任是無法每時每刻陪在學生身邊的,并且有些班干部的自律性確實有待提高,這需要通過匿名檢舉來完善和保證班級管理小組成員的純潔性,對于不合格的成員堅決任免,從而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總之,在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實踐中,我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條件下,我們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生自主管理機制,為此,班主任可以通過以上幾點策略實現,讓每一個小學生既是班級的被管理者,又同樣是班級的實施者,使小學生管理才能凸顯,有效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任婷婷.民主管理視角下的延邊地區中職學校班級自主管理研究[D].延邊大學,2015.
[2]章燕.小學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干部落實班級自主管理[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