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秀敏
摘 要:形體校本課程的開設對處于少兒期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在這一時期里,人的個性、創造性、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處于有待開發的狀態,就像播下的玫瑰花種子,最早開的花與最晚開的花一樣美麗。如果能根據他們的花期采取不同的養護方式來照料,每一朵玫瑰花都可以開出耀眼的花朵。通過總結在編寫形體校本課程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對小學形體校本課程開發的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形體課;校本課程;開設情況
一、小學形體校本課程開設的情況
(一)形體校本課程開設的背景
改變“原村小”學生的氣質是學校多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以現行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本地本校的資源優勢。幫助小學生矯正不良身體姿態,提升學生整體的形象和氣質是編寫小學形體教材的最終目標。形體校本課程通過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使學生正確地掌握站、坐、行、走、臥的姿態,并將豐富的運動內涵和藝術有機結合,通過簡單的動作使學生獲得優美的形體,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鑒賞能力。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開發出有意義、有特色、高質量的形體校本教材。
(二)形體校本課程的實施
1.學校管理
(1)學校負責構思并制定小學形體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實施方案,教導處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2)學校組織教師進行小學形體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大力宣傳形體教學的重要意義。
(3)教導處要做好更新工作。注意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做好小學形體校本課程實施的推廣和應用工作。
2.教學管理
(1)重視教師授課
施教教師每學期根據教學內容制訂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撰寫教案。做到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反思,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2)重視教師配備
由專業教師任教,認真做好教師的小學形體校本課程培訓,讓形體課程的教師都成為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
(3)重視教師培訓
采取集中培訓和個別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對實施小學形體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上崗培訓,定期組織理論學習,集體教研,以提高小學形體校本課程施教能力。
(三)形體校本課程開設的目標
各班級每周設一節形體課程,根據本校學生情況制定了符合學情的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通過小學形體校本課程的學習,熟練掌握形體理論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與方法。提高學習與鍛煉、實踐與創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加強學生之間合作與交流的學習,讓學生在小學形體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發展實踐與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形體運動的樂趣,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小學形體校本課程塑造小學生優美的體態,培養其高雅的氣質。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及對美的鑒賞能力。
4.社會適應目標
通過小學形體校本課程的學習使1~2年級學生養成正確的站立行走姿態,成為文明禮儀的先行者。塑造3~4年級學生優美的體態、高雅的氣質、增強3~4年級學生的自信心。形體課程的開設不僅增強學生體質,也解決了各社團學生柔韌性的問題,成為各社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小學形體課校本開設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少兒智力的發展
在小學開設形體課符合小孩身心發展的特點,由于6~12歲的小學生通常具有好動、活潑的特點,處于這個階段的小學生打開對世界認知的大門,絕大部分是依靠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感知來形成自己主觀的印象。形體課的開設加深了小學生對于外界事物的認知和理解,在學習形體課程時,他們通過學習一系列的形體動作,在充滿節奏感的韻律中感受形體課帶來的樂趣。我們經常說舞蹈是無聲的語言,在學生學習形體課程中,小學生為了能夠學會基本動作,就不斷地發揮他們的感知和想象努力記住動作。極大地調動了小學生發散性的思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這很好地表達了新課程改革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二)有利于培養少兒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意志品質
由于形體課學習往往是以集體的形式呈現,在這一方面得到淋漓盡致體現的是形體學習中舞蹈的學習,一般舞蹈整齊劃一是衡量整體的美感標準之一,這也充分的說明了形體課是一項整體的藝術活動。一個學生動作差異在整個團體舞蹈的表演中表現得十分明顯,這也極大地影響了舞蹈整體的美感。通過集體形體課的訓練能夠讓學生認識團隊配合的重要性,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集體的學習生活當中。
小學形體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助于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提高學生的人體動態造型美。科學、協調的形體訓練,會提高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兒童的骨骼發育,增強孩子們的消化機能,增進食欲,提高身體素質。能讓人感受到我們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潑的形體和開朗美好的氣質,有助于培養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發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徐文婷.對上海小學低年級學生身體正確姿態培養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張博,邵偉德.中小學開設形體教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運動,2012(24).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