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玲
摘 要:新課改時代,傳統“教師教,學生聽”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很多教師強調“以學定教”新教學理念的踐行,以期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為例,結合具體案例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以學定教”思想的踐行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以學定教;人教版;多位數乘法
“以學定教”理念主張歸還學生學習主動權,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用新理念、新模式來上課。教師應當抓住情境創設、設疑自學、自演自評、點撥釋疑這四個環節,全面貫徹落實“以學定教”理念。接下來,本文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為例,具體分析一下小學數學課堂“以學定教”教學理念的踐行。
一、情境創設
學習興趣的激發是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前提,只有在充分激發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學生才會愿意積極探索數學問題。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凸顯學生的課堂主人翁地位,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問題情境創設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
“多位數乘一位數”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課內容,本堂課情境創設過程中,筆者創設了如下問題情境:媽媽去商場購物,已知一個拖把需要20元錢,媽媽一共買了2個,請問需要支付多少元錢?買20個拖把需要支付多少元錢?已知一個電飯煲需要200元錢,媽媽買了2個電飯煲,請問需要支付多少元錢?這個購物情境讓學生感到非常親切,很好地起到了課堂導入的效果,學生非常樂意參與思考。
二、設疑自學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感到有疑問時,學生內心深處才會生出探究欲望。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很明顯地感覺到,與教師的片面傳授相比,那些由學生自己發現并解決的問題總是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很長時間都不會忘記。教師應當充分引導學生主動挖掘數學知識的疑點,并嘗試自主解決,以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對“多位數乘一位數”媽媽去超市購物這一問題情境的探討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自己快速口算,并說出口算過程。不一會兒,我就聽見下面有學生小聲討論:20×2=40、20×20=400、2×200=400這幾個算式的答案怎么這么相似,不就是在末尾加了幾個零嗎?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趁機引導:末尾有0的多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是不是有什么規律?還是上面這幾個算式只是一個巧合呢?我要求學生與同桌討論,多舉幾個例子進行論證。學生再次展開了熱烈討論,一人舉出一個例子,不斷進行驗證,課堂探究氛圍尤為濃烈。
三、自演自評
新課改愈發關注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達成,要求學生親身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過程中獲得探索體驗。這一教學目標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學應當多為學生提供參與數學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大膽展示問題解決的過程與思路。自演自評是一次非常好的契機,教師要通過自演自評環節讓學生進行相關鍛煉。
末尾有0的多位數乘一位數運算規律的探究中,筆者給出十分鐘時間,時間一到馬上請學生舉手,上講臺說一說討論結果,并向同學們展示一下思路。我抽取了一位學生,請他詳細陳述一下思路。這位同學首先在黑板上寫下了12×4、120×4、12×40三個算式和計算結果,并與20×2、20×20、2×200這幾個算式的答案進行對比,這就一目了然地展現了末尾有0的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6道小練習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因此學生總結發現:末尾有0的多位數乘一位數,只要把多位數0前面的數字與一位數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結果后面添上0,多位數后面有幾個0,就添上幾個0。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出了正確結論,學生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四、點撥釋疑
小學生年紀畢竟有限,學習經驗不足,因此最后教師需要適當進行點撥釋疑,以便學生全面深刻地認識本節課所學內容。首先,應當對學生設疑自學這一環節進行總結,不論學生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教師都要進行激勵性評價,保護學生的探索欲望。其次,應當對學生自演自評環節進行評價,正確的及時肯定,不足之處更要指正分析,好讓學生意識到有待改進的地方。
“以學定教”理念的踐行,有效發掘了學生潛能,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但是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也應當注意,具體教學實踐中,除了以上提及的“以學定教”教學理念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值得借鑒的新型教學理論。只有不斷加強對這些新型教學理論、新教學模式的深入探究,才能讓小學數學課堂永遠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全體數學教師應當繼續加強對這些新理論的學習與探索,促使小學數學教育事業邁上全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唐爽.以學定教的數學教學的思考和實踐[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3(11):100-102.
[2]吳光華.順水推舟,因勢利導,水到渠成:生成性資源教學應用的實踐與感悟[J].中學數學,2014(3):97-98.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