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英
摘 要: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小學數學教育的質量。結合當下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試圖提出能促進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專業發展的有效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策略
一、提高教學設計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對小學數學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很熟悉,對要教授的內容在教材體系之中所處的位置,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是怎么樣的很了解。其次,能從小學數學內容整體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教學設計,準確地對教學內容的地位和價值進行定位。除此之外,對課堂上學生會提出的問題和有可能會出現的錯誤作一個預想并想好應對措施,以免上課時出現慌亂的狀況。
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小學數學教師要鼓勵開放式的探究,引導學生用多樣化策略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兩位數乘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背景,探求計算結果,而不是直接講解法則、算理。教師可以出示帶有實物圖的問題:一箱汽水12瓶,18箱汽水有多少瓶?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瓶,然后再設法算出結果。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一些算法:12×10+12×8;10×18+2×18;12×3×6;3×4×18;12×20-12×2……在學生獨立思考后,組織小組進行交流,讓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學習,懂得解題方法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之后,教師分析比較不同方法的特點,在保證每個學生掌握基本運算技能的前提下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有利于因材施教,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向有其他教師學習
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模仿的地方。我們可以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課堂出現的問題如何處理,學習教學的課堂組織、語言表達、板書、教態等基本功。比如上三角形的面積時,引導學生自己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可以事先為學生準備形狀相同、多組面積的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原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明確三角形面積的算法。我們不僅要聽有經驗教師的課,也要聽跟自己處于同一水平的老師的課,通過聽他們的課,有助于自身的反思和改進。
三、反復琢磨經典的名師教學視頻
當今社會,網絡發達便利,這為教師借助網絡課程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尋一些優秀網絡教學視頻觀看學習。比如像杭州千課萬人這樣的教學研討活動,它為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通過觀看名師的視頻,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而且會在潛移默化中為自己的教學設計加入一些可取之處和亮點。我們在開展教學時,或多或少會遇到時間難以把握、過渡銜接生硬、知識點講解枯燥、教學任務完成不了等問題,通過反復觀看名師的教學視頻,我們可以學習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四、積極參與講課比賽及“三課”活動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最關鍵的還是實踐,只有多實踐、多練習,才能使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多參加一些講課比賽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教學實踐能力。因為講課比賽的教學過程是專業人員精心設計的,品評者都是專家,所以專業性很強。而且,在比賽前本校的骨干教師都會不遺余力地給指導和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等各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五、不斷地學習一些教學理論
實踐經驗與理論學習缺一不可,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小學數學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不僅要通過實踐教學,也要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知識。比如,教師可以經常翻閱一些教育學報,閱讀情境教學設計與評析,并思考其與自身構思的異同,這對于經驗不足的教師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很有幫助。此外,教師可以閱讀教育名著,汲取經典教育名著里古今中外教育大師的良好教育思想,學習他們高山仰止的師德。閱讀名著,對于教師提升自己思想的高度以及教育生涯的發展十分有利。
六、學校要為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搭建平臺
第一,學校要加強初任小學數學教師的入職培訓,這是十分必要的。初任教師經驗不足,開展入職培訓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它既能加快教師自身角色轉化,也能促進其自身專業發展,使他們迅速適應學校教學工作。第二,學校要多開展“三課”活動,為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搭建平臺。“三課”活動,即說課、授課、評課,它是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最有效的途徑。
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與素質教育和教育課程改革的成敗息息相關。本文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作了一個初步的探討,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蔣英.小學生閱讀習慣養成及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4).
[2]蔡顏.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8).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