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 要: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加側重于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正因此,對于應用題解答能力的訓練也更加關注。在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對應用題理解不透徹、思維模式僵硬等問題,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做出引導,從增強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優化設計應用題目等方面,推進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答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答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培養,是推進教學發展,實現數學綜合運用與探究能力不斷發展完善的策略思考。在當前高年級數學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推進教學的發展,不僅要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維,全面推進學生數學學習的發展,為日后教學的發展做出啟示。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阻力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推進應用題解答能力的發展,就要明確當前應用題解答中的問題所在,進而有針對性地展開培養的討論,全面實現教學的發展與完善。首先,在當前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對題意理解不到位的情況,這與學生語言積累有限,以及部分教材、練習冊中的問題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脫離有關。其次,在小學數學中存在著教師過分關注方法技巧的教授,卻忽視了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建設,許多學生缺乏主動性。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教師教學工作的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推進教學的發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產生了影響。
二、推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的發展策略
(一)從審題開始的教學發展
在當前小學教學中,學生應用題解答能力的提高,首先就要從審題能力入手進行培養,逐漸幫助學生養成識題認題的好習慣。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應用題的解答中,學生缺乏一定的讀題能力。在很多時候,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字詞識記也有限,不能將題目逐步解答完全,加之小學生本身心智并未成熟,很可能會出現跳字、漏字的問題。如將最終求解的“最大”看成“最小”,“至多”看成“至少”等,這些都是學生經常會犯的錯誤。應用題文字本身就多,忽視其中的一個字,都可能會使整個解題思路發生轉變。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提示學生去勾畫關鍵字詞,并且了解與摸索到學生的字詞認知弱點,在教學中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在審題中,引導學生如何發現重點以及勾畫重點。
(二)將一些解題技巧教給學生
這里所說的解題技巧,并不是那些取巧的解題方式等,而是一些學生能夠一直運用的輔助解題的思路方法等。比較基礎的,如數形結合的解題方式。數形結合是數學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這樣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對于解答路程問題、追擊問題、線路問題以及日后即將學習的幾何圖形的計算等問題都有著良好的意義。只有引導學生逐漸將這一思想內化為自身的學習理念,才能在日后的學習與應用題解答中自覺運用,并且能內化為自身的一種思路方法。如方程的思想,在許多情況下,解答方程問題,借助于未知數的設定,都能很好地尋找到想要的答案。
(三)對應用題適當地包裝轉化
當前教學中,教材的內容可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有所差別。比如教材中出現的如“商超購物”“公交線路”等,可能在部分農村地區是無法實行的,因為學生根本沒有看到那類整齊的、定時、定點的公交車;測量小河、小溪的活動,對于教師而言,也是無法完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不一定能夠實現教學的發展,這就需要有意識地推進教學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發現教材、練習冊中出現的類似問題,為學生的學習掃清障礙,畢竟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本就有限,一些障礙反而會使他們陷于不必要的思考中。
(四)教師要啟發學生的解題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而不是限制學生的發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在應用題教學中,嘗試設定一些開放型試題,包括條件開放型、答案開放型等,讓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多做一些思考,如同拼積木一樣,讓學生自己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長期堅持之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問題、解決問題,全面實現教學的突破與發展,為日后進一步的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推進教學的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在推進教學發展的過程中,觀察到學生的成長,而不是一味強求結果,既關注到基礎的讀題能力的培養,也要關注到思維的發散,這是一個全面發展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扈善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基本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7(10):67-68.
[2]魏意明.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基本途徑探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4,19(1):81-82.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