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新
摘 要:小學數學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在對以后的數學打下基礎,同時還是培養自身學習能力的關鍵。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我國大多數的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對數學中的知識都是通過教師的任務布置等強硬方式教學。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導致許多學生對于數學的計算能力集體下降。針對我國數學教學的現況和學生學習數學時遇到的問題,做出如下深度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策略
我國在長期的教育改革中,針對義務教育中的教學課材,進行了一次大面積的改革。在新課標的教學大綱中,就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教學理念,讓學生養成探究的學習精神。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自覺自發的學習態度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它強調的是以引導調節的教學方式,指引學生養成自我學習、自主學習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時,極大地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分析問題的關鍵,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案等能力。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相比,它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要地位,讓學生在數學過程中,以自學的方式,對學習目的、學習方式、學習步驟、學習環境等做自由選擇。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針對自身的情況,做出適合自身的學習計劃。
二、目前我國的數學教學狀況
(一)教學時缺乏個性
對于這類問題的體現,最主要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都是課堂教學,而教學過程中也都是統一地將數學知識進行語言講解。學生缺少思考和汲取消化的空間,在學生的學習表現上,教師也都是依照學生在考試測驗中的分數進行判斷,這種分數決定能力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講缺乏公平性,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只注重數學教材上常考易見的那些,對于教師的課堂筆記唯命是從,但那些滿滿的筆記卻是只為了應付考試準備的,學生在實際的運用中,并沒有將課堂上的數學知識學以運用。
(二)學習效率低下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卻忽略了學生是否掌握了學習的內容,學生對老師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一旦課堂上出現教師不在的情況,學生就難以平靜下來,導致整個課堂上鬧哄哄的。這種將所有教學效率都押注在教師的教學方式上,對小學生的發展十分不利,會導致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不能自主進行學習,出現缺少教師就無法繼續學習的局面。
(三)教學內容單一,教學缺乏靈活性
教師在教學中,盲目追求教學業績,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往往會忽視,在教學理念的建設上,只針對于學生提高分數。然而,每個學生都會因環境、方法、能力的區別,對于學習產生特別的學習方法,而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違背了“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策略。對于學生的優點閃光點不夠重視,隨之一如既往地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天賦特異處錯過了發展的機會,造成嚴重的人才虧損。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一)多元化個性教學
個性教學的含義是指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改掉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那種教學方法既沒能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立場,又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阻礙。而這種多元化的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偏向情況時,及時做出調整。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更好的提升,使課堂數學教學的效率更高。比如,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新型的情境教學方式,對數學體系中難以理解的知識,提出生動形象的比喻問題,讓學生就提出的問題,自我發揮,自由地進行想象。這不僅能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深刻,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興趣。
(二)以興趣方向進行教學
傳統教學的弊端其實在很早之前就顯現出來了,只是大多數教師在面對問題時,都一致選擇回避和沉默。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下手。眾所周知,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就必須讓學生對數學中繁瑣的問題不抵觸。教師在教學中,觀察學生的興趣趨向,根據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走向數學。小學生渴望學習到知識,對未知的事情總會有求知欲。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充分融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除了計算和數字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地方。其次,教師要在對待學生學習成績的觀點上,進行改正,學習成績的好壞并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能力,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能急于對其進行否定。相反,小學生的心理能力因為不夠堅強,對于教師的一些否定常常會產生許多負面情緒,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針對這類情況,教師應更加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動力。
(三)豐富教學內容
針對教學內容單一的情況,教師要想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必須拓展教學資源,將教學的內容進行豐富化,例如,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不同的著名讀物;或是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將數學史實、數學故事等數學的知識通過視頻圖片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豐富課堂上教學的內容,給予學生視覺上聽覺上最直接的吸引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數學的教學應該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輔助學生進行學習,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蔣佳邑.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5(1):62-63.
[2]李鋒.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7):146-147.
編輯 高 瓊endprint